目标任务:深入实施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工程,引进一批省高校“钱江学者”(省高校特聘教授),遴选一批省高校优秀中青年学科、专业带头人,资助培养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和“双师”素质教师,选送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赴海外进行访学、进修,培养造就大批学术名师、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主要举措:一是利用国家和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平台,结合各高校省重点学科建设工程和一级学科学位点建设要求,鼓励并支持各高校引进一批领军人才,其中特聘教授50名左右。二是结合新一轮重点学科和优势专业建设,继续做好新一轮学科和专业带头人培养工作,分两批共遴选学科带头人300名、专业带头人200名。三是争取教育部和省级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资助项目,选派一批青年教师赴国内大院名校做访问学者。四是发挥长三角教育联动合作平台效应,积极开展区域内教师互访、柔性流动和共享,增进优秀青年教师的交流。五是借助长三角名企业和大项目、大工程实施,派遣青年教师下企业和到实际工程项目中锻炼,培养青年教师的“双师”素质。六是利用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项目,选派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赴海外访学、进修。
(十)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工程。
目标任务:实施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一批医学学科带头人;实施基层卫生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建立一支以全科医师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医学教育、乡村医生培训,建立完善卫生技术人员培训网络和制度,提高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整体素质。
主要举措:一是加大对各类卫生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的投入,通过定人定向的扶持培养,培养100名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卫生高层次人才。二是建立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农村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新模式,委托定向免费培养农村社区医生2200名。三是开展农村乡镇卫生院(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执业医师工作,为农村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3000名。四是大力开展在职卫技人员的医学继续教育,健全多渠道、多途径的教育培训方式,建立和完善全科医生培训制度。五是创新卫生人才引进和使用方法,鼓励医疗卫生单位通过各种方式聘用海内外卫生高层次人才。六是深化卫生系统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卫生人才管理体制,创新卫生人才工作机制,完善农村基层卫生人才优惠政策。
(十一)社会工作人才培育计划。
目标任务:建立健全以职业培训为重点、机构发展为载体、政府购买服务为引导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一支社会工作管理、服务、教育和研究人才并重,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15年,培养社会工作人才10万人,其中高级人才1500人,中级人才4500人。
主要举措:一是加强高校社会工作学科建设和
发展,大力推进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MSW)教育,发展社会工作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二是实施社会工作知识普及工程,将社会工作知识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内容,逐步推广社会工作通识教育。三是实施社会工作职业能力提升工程,推进社会工作培训与教育基地建设,重点建设5家省级示范社会工作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基地。四是实施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促进工程,建立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制,鼓励扶持社会力量兴办、资助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建立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自治、监督、评估机制,探索建立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孵化基地,重点扶持建设5家省级示范性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五是实施社会工作督导培训工程,加快建设质量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的社会工作督导人才队伍。六是实施社会工作人才信息化服务工程,构建全省社会工作信息化系统服务平台,建立社会工作人才信息库。
(十二)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人才支撑计划。
目标任务:结合农业农村重大工程、重大专项、重点项目实施和农业科研创新平台、涉农高校科研院所、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农业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优秀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一批以科技特派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为重点的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人才,一批农业企业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等农村创新创业领军人物,一批高层次农村社区管理、村庄规划与管理人才。“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训农业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5000人次,每年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0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