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千万科技创新人才工程。
目标任务:着眼于扩大科技人才规模和提升创新能力,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到2015年,培养和引进200名国内外一流的创新领军人物、2000名学术技术带头人、5000名研发骨干。
主要举措:一是遴选培育150个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加大扶持力度,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国内外一流的创新领军人才。二是依托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八个一批试点建设、重大创新平台、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转化工程,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三是实施“钱江人才计划”,扶持新近归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到2015年,资助留学回国人员项目500个。四是实施企业家技术创新战略能力提升计划,培养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和国际化视野、善于组织开展技术创新和转化重大科技成果、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科技型企业家。五是实施“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通过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新苗人才项目等,培养引进一批优秀青年创新人才。
(四)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千人计划”。
目标任务:围绕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和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省及地方分层次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省级层面,“十二五”期间力争引进并重点支持500名左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学科带头人、科技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业人才,其中150名左右争取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千人计划”。
主要举措:一是完善“千人计划”引才体系。加大省“千人计划”实施力度,实施“海鸥计划”(“千人计划”短期项目),各地和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结合实际实施海外引才计划,进入国家“千人计划”人选努力实现“保四增量”。二是建立海外引才长效机制。每年定期组团赴美欧日、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招引海外高端人才,举办民营企业与海外人才智力对接活动。借助驻外机构、海外留学人才社团、海外人才中介组织,建立海外引才联络处。三是做大做优引才平台。办好“浙洽会”国外人才智力项目对接洽谈会、浙江·杭州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大会、浙江·宁波人才科技周、留学人才浙江行等活动。四是创新引才方式。充分发挥海外高层次人才浙江大学驿站作用,支持地方、企业等引进海外高端人才。鼓励和支持我省地方、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通过建立研发机构和海外创新创业基地吸纳海外优秀人才。五是健全引才服务保障机制。建立健全省市联动、统分结合的海外引才服务窗口,落实引进人才的各项政策待遇。注重发挥省海外高层次人才联谊会作用。加强对海外引进人才的创业培训。创造条件建设若干国际学校、国际医疗服务机构。
(五)重点创新团队推进计划。
目标任务:到2015年,努力建成300个左右创新人才集聚、创新机制灵活、持续创新能力强、创新绩效明显,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省级创新团队。在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建设150个突破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战略产品、推广重大成果的科技创新团队;在重点发展产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科技型创新企业建设100个企业重点技术创新团队;在人文社会科学、宣传文化领域建设50个文化创新团队。
主要举措:一是围绕推动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和文化事业发展,遴选一批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和文化创新团队。二是组织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团队“121”工程,省市县三级联动、分级管理、梯次建设,在全省重点企业打造100个能与国际先进同行竞争的技术创新团队,200个具有国内同行先进水平的技术创新团队,1000个瞄准国内技术研发前沿、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技术创新团队。三是加大对创新团队建设的支持力度,在人才培养、引进、项目研发等方面给予连续稳定的资助,全面落实税收优惠等各项自主创新扶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创新团队建设和创新成果产业化。四是依托重点创新团队,引进培育一批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创新领军人才、企业技术研发骨干、一线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五是通过实施重大项目、工程和课题招标等方式,引导和组织重点创新团队开展持续攻关,着力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成果。六是积极引导创新团队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项目合作开发、共建创新载体、开展人才培养,推动创新成果转化。
(六)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培养引进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