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二)产业发展。

  1.粮食:种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优化粮食品种结构,适度发展甜玉米、马铃薯、番薯等高效粮食作物种植。扶持增城、从化市发展优质稻米生产和加工。推进粮食品种差异化、优质化和耕作机械化。

  2.蔬菜:加强蔬菜生产基地、蔬菜标准园区和蔬菜专业村建设,推进近郊菜地环境改造,推进标准化、设施化生产。加强标准化、产品标签标识等技术的示范推广,提高绿色蔬菜、有机蔬菜种植比重。培育农产品物流配送和深加工产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3.水果:加强果园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水果专业村。优化品种结构,加快大宗水果品种改良,适度发展加工型水果种植,加强岭南特色水果品种选育。扶持发展果品保鲜加工业和观光休闲农业。

  4.花卉:以标准化、设施化、生态化为核心推进花卉产业升级,重点发展观叶植物、高档盆花、出口盆景、鲜切花等四大优势花卉园艺业,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出口竞争力的新品种,发展花卉种苗产业、包装储运流通业,完善产业链结构,形成花卉产业优势。

  5.畜牧:推进畜牧养殖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重点支持大型骨干畜禽养殖项目,扶持大型畜牧企业开展养殖、购销、屠宰加工一体化经营。稳定畜牧生产,扶持我市大型畜牧企业在市外建设养殖基地,稳定供应广州市场。扶持种畜禽产业发展壮大。

  6.渔业:加强渔业设施建设,改善养殖基础条件。大力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模式,推进水产标准化、设施化、专业化养殖。加快名特优水产、观赏性水产、水产苗种等养殖业和水产出口加工业。大力发展远洋渔业,打造全国海洋水产总部经济园区,建设具有规模影响的国际海洋水产交易中心和国家级现代化渔港。

  7.现代种业: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和畜禽、水产遗传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扶持重点科研单位或优势企业建设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畜禽扩繁场和水产良种场,扶持种子种苗产业化发展。

  8.现代农业服务业: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现代物流、农业会展、农产品检测检验等高端产业,适度支持生物农药、兽药疫苗、饲料、配方基质、农业机械及设施装备等涉农产业,提升我市农业科技含量、影响力和辐射示范能力。

  五、主要任务和建设重点

  (一)夯实产业基础,完善公共服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供给保障能力。

  1.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进连片农田和鱼塘标准化改造,结合都市农业结构调整和基本农田保护提高重点农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的整治标准。加强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和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推广连片温室大棚、节水灌溉、农产品冷链保鲜等农业设施应用。

  2.开展新一轮“菜篮子”基地建设。保持常年菜地不低于3万公顷、鱼塘不低于2万公顷的水平,建设设施菜田0.33万公顷、设施渔业0.27万公顷,改造近郊菜地0.13万公顷。建设和提升30个蔬菜专业村、20个水果专业村,建设15个重点蔬菜基地、10个现代渔业基地、20个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场),建设和改造30个万头以上现代化养猪场。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采后分级、加工、包装、保鲜、冷藏能力。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和标准化养殖技术及设施,扶持养殖产业规模化经营。

  3.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加大农业品牌培育和认证力度,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高标准建设市农业标准与监测中心、农业部花卉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广州),完善区(县级市)农产品质检机构,扶持建设重点农产品产地检测站,完善市、区(县级市)、生产企业(基地)和批发市场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完善供穗农产品基地质量监管机制。加强种子、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监督抽查,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强化食用农产品标识管理,完善农产品生产档案记录制度,推进农产品溯源系统建设。

  4.完善动物卫生和作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完善市、区(县级市)两级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健全以市、区(县级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导、以镇站和村级防疫员为补充、以专业科研机构为辅助的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支撑和服务体系。加强市、区(县级市)兽医实验室建设。积极开展常年免疫工作,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率保持在95%以上。全面提升屠宰检疫规范化水平,基本完成检疫申报点建设,规模生产场产地检疫率达100%。完善动物疫病和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物资储备等工作。建立健全重大水生动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建立职业渔医制度,建设鱼病远程诊断防治网络。完善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维护管理。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