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临空高附加值制造业。主要依托机场的航空物流辐射带动作用,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及航空食品有关的农副产品等高附加值制造业。重点发展云计算、光通讯、物联网、新型电子器件与节能电光源、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探索发展航空制造业,扶持研发航空材料、设备零配件等产品。促进名优茶、珍珠、香榧、高档花卉等名特优农产品输出和出口。
(四)航空产业。主要发展壮大航空配套产业,延伸交通运输产业链,做大航空运输地面服务、航空食品生产与配供、相关商务等非航空性业务。
四、主要工作
(一)编制布局规划。加紧编制《绍兴市空港经济区专项规划》,明确绍兴市空港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范围、发展方向和思路。
(此项工作由市规划局牵头,市发改委、国土局、交通运输局、滨海新城、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绍兴县滨海工业区、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管委会配合实施)
(二)重抓基础配套。按照“规划引领、适度超前、整体配套、滚动开发”的原则,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地满足项目落户、产业发展的需要。扎实推进滨海大桥工程、滨海新城市政基础设施、绍兴至萧山国际机场快速通道等重大项目建设。
(此项工作由绍兴县政府、滨海新城、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绍兴县滨海工业区管委会共同负责,市发改委、规划局、国土局、交通运输局等部门配合实施)
(三)发展临空制造业。积极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珠宝首饰、食品加工等航空指向性制造业。在紧邻萧山国际机场的绍兴县通港主干道两侧、滨海新城、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临空产业园区,生产短小轻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度依赖航空物流的产品。
(此项工作由市经信委负责,绍兴县政府、滨海新城、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绍兴县滨海工业区、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管委会共同实施)
(四)促进工贸互动。鼓励企业实行“主辅分离”,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研发创意等三大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会展业、中介信息、服务外包等其他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的渗透和转型。加快推进绍兴集亚物流基地、绍兴港现代物流园区、中国轻纺城现代物流园、滨海物流中心、高速公路枢纽港(上虞)综合物流基地等建设,强化物流基地功能,大力发展区域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建设现代物流仓储,形成多层次、网络化、信息化的物流体系。
(此项工作由市发改委负责,市经信委、各县〈市、区〉政府、滨海新城、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绍兴县滨海工业区、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管委会共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