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绍兴市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图5:“十一五”时期我市最低工资标准(单位:元)(图略)
  图6:“十一五”时期我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单位:元)(图略)
  5.基层劳动保障平台进一步健全,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全市积极推进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全市共有22个街道、90个乡镇建立镇街劳动保障所,117个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室,共聘用专职工作人员296人,兼职240人。市区在所有乡镇、街道和社区统一建立劳动保障基层平台,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基层工作平台基本建立。金保工程建设全面推进,乡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专网建成运行,社会保险实现“五费合征”,网上申报系统开通运行,社保数据同人、同城、同库基本建成,劳动保障与地税、银行的联网和数据交换工作平稳运行。
  “十一五”期间,我市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就业总量供大于求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部分企业招工难和部分劳动者就业难并存,劳动者职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仍需进一步扩大,保障待遇有待进一步提高;用人单位规范用工和劳动者理性维权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基层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调整组织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尚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基层平台建设有待进一步推进。
  (二)发展背景
  1.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面临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
  “十二五”时期,随着国家应对金融危机、拉动经济增长一揽子计划的实施,我市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逐步巩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人民群众对改善民生、加大基本公共服务充满期待,科学发展、以民为本、公平正义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些都将为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
  一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把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位置进行部署。党和政府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保和谐的高度,提出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通过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努力使全体人民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实现体面劳动,获得有尊严生活,为进一步发展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指明了方向。《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为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十一五”期间,绍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体系、打造劳动关系和谐城市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并把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作为年度目标责任制下达给各县(市、区),层层抓好落实。同时,市人大、政协多次听取工作汇报,开展调查研究,进行专题视察,提出意见建议,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创造了良好环境。
  二是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为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创造了良好条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创业创新、走在前列”战略部署,着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物质基础增强,公共财政的支出结构不断调整,用于民生的投入不断增加,为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