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浙江省农业厅关于下发2005年欠发达地区开发性农业和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农业基地建设项目立项指南的通知

  (2)运用高效生态栽培技术、生物和信息技术等现代林业科技成果,培育和引进新品种、充分挖掘地方品牌品种和稀有品种,推行标准化模式栽培,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3.水产项目
  (1)基地建设。主要是建设高标准规模化的特色优势产业化养殖基地,推广高效生态水产养殖模式,改造养殖塘,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批高效生态水产养殖示范园区等,突出规模经营,提高效益。
  (2)各种高效生态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开发推广各种高效生态水产养殖技术,养殖水产品加工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及适当的高效生态休闲渔业养殖模式开发。
  (3)品牌产品的开发。重点通过优化水产养殖生态环境,改革养殖制度,引进和筛选一批名特优新养殖品种,形成创名牌、建品牌的发展格局。
  三、项目申报
  (一)申报条件
  根据项目建设要求,各地要选准切实体现当地优势,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能有效促进当地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主导特色产业,突出一个主导产品进行申报。同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农业项目
  (1)生产基地集中连片,基础条件较为完备。核心示范基地有一定规模(粮油类集中连片面积3000亩以上,瓜菜、水果、茶叶、桑茶类在500亩以上,花卉类在200亩以上,畜禽类1万头羽以上,奶牛1000头以上,其他参照以上相类似标准),沟、渠、路配套,具有相应的设施条件。
  (2)产品特色鲜明,市场适销对路,发展潜力较大,通过示范辐射,有利于促进农业区域化布局和产业带的形成。
  2.林业项目
  (1)主导品种核心规模(指2至3个乡镇的区域规模)达到1万亩以上,优质用材林基地规模达到1.5万亩以上,其区域核心基地内,建有集约经营的观光高效生态示范区2个以上,单个示范区规模不少于1000亩。
  (2)基地主导品种能体现地方特色,具有市场优势和开发前景。具备优质、稳产、高效、生态等特征,单个主导品种面积占基地的80%以上,符合树种栽植和生产的合理密度,能形成区域龙头产业。优先发展名特优干水果经济林、毛竹丰产林、笋竹两用林、食用笋竹林、优质用材林、木本药材、种苗花卉等产品基地。
  (3)以科技为支撑,有科技依托单位和明确的科技实施方案,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具有地方性标准或成熟的栽培管理模式,标准化率100%;新品种和增产增收的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和应用率达到50%以上(其中示范区达到60%),食品类产品必须达到无公害标准,有注册商标。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