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着力抓好高产创建,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以创建秋冬粮油高产示范样板为重点,集成组装推广各项增产、增收、增效技术,不断提高秋冬农业生产科技覆盖率,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金城江、宜州、南丹3个县(市、区)要分别建立500亩以上连片秋冬种高产示范片,其他县要分别建立2-4个200亩以上连片秋冬种生产示范点。示范样板要建立领导责任制,明确第一责任人和具体负责人,逐乡、逐村、逐片、逐户登记落实样板地块,确保示范任务全面完成。
(四)着力抓好科技推广,努力提高科技兴农水平。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和农民培训,引导农民精细整地,精细播种,培育壮苗;指导农民科学用肥,科学管水,科学防治病虫害。要大力推广应用“三避”、“三免”、测土配方施肥、地膜覆盖栽培、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以及果树修剪、控梢、套袋等技术,提高秋冬季农作物的栽培管理水平。积极引导农民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加强产地环境监测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确保秋冬农产品市场供应和质量安全。
(五)着力抓好产销衔接,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围绕市场需求抓生产、建基地,进一步加强市场调研,为农民提供系统、准确、快捷的产销信息,搞好产销衔接。要抓好蔬菜、食用菌、马铃薯订单生产,逐步建立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其在农民与市场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要积极搞活农产品流通,大力开展农产品展销和推介活动,着重培育地方特色品牌,调动运销经营大户的积极性,着力扩大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六)着力抓好防灾减灾,切实减轻农业因灾损失。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针对我市自然灾害频发的特点,切实把农业防灾减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密切掌握气候变化动态,制定、完善农业防灾减灾工作预案和技术措施,把干旱、低温、霜冻作为防避重点,千方百计抓好措施落实,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要完善农业灾害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应急反应处置能力,防范和减轻灾害对秋冬种作物生产的不利影响。要积极做好应急种子、农药等防灾抗灾物资储备,保障应急需要。要加强农作物病虫草鼠等生物灾害的预测预报,及时发布病虫信息,壮大机防队伍,组织联防统治,做到早发现、早防治,确保不成灾,少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