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以各种形式举办幼儿园。
4.各县(市、区)每年按常住人口设立人均不少于1元的学前教育专项经费,不断改善办园条件。
(三)制度保障
1.地区将学前教育改革试点工作和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推进实施纳入各县(市、区)年度目标考核内容。
2.地、县(市、区)建立健全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机制,逐步按照国家标准落实幼儿教职工编制和相关待遇。
3.县(市、区)、乡镇、校(村)和幼儿园(办学点)分层建立健全“四级”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确保学前教育的办学管理与服务规范化制度化。
七、责任主体
地区行署、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及其教育行政部门。
八、风险分析及应对预案
(一)风险分析
1.贫困地区若因地方财力不足靠贷款举办学前教育,将会给地方政府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2.贫困地区因缺乏比较优势,加上学前教育办园规模小、效益低,引进社会力量举办民办幼儿园可能达不到预期目标。
3.贫困地区因学前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会给师资队伍建设、幼儿园管理尤其是安全管理带来繁重任务。
(二)应对预案
1.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的常态投入和倾斜支持,把学前教育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设立地县两级专项资金。
2.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出资办园并切实保障民办幼儿园的合法权益。
3.同步实施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师资队伍、管理制度“三项建设”,在建好基础设施的同时,确保教学和管理人员到位,管理和服务到位。
九、预期成果及推广价值
(一)预期成果。成功探索贫困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多元化投入体制、多形式办园模式和多层次有机统一的管理体制与服务体系,全面实现全区“十二五”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预期目标。
(二)推广价值。为贫困山区学前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在投入体制、办园模式、队伍建设和管理服务构建等方面提供有借鉴价值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模式。
毕节地区“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 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毕节贫困山区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等文件精神,完成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任务,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义务教育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基本需求
毕节地区是1988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倡导并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是2010年教育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协议共建的贫困山区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是贵州省唯一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任务的地区。
2010年末,全区常住人口约654万人,生产总值600.85亿元,财政总收入127.57亿元,居全省第三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7.9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62.1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0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54元。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省仍然靠后。
(一)发展现状
全区现有小学2519所,教学点312个,教职工44098人,在校生1100915人;初级中学282所,九年制学校76所,教职工20846人,在校生431870人。其中:寄宿制小学2所,寄宿生459人,占小学在校生的4‰,寄宿制初中213所,寄宿生88407人,占初中在校生的20%。学生宿舍建筑面积33.71万平方米,其中小学宿舍0.41万平方米、初中宿舍33.3万平方米;学生食堂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其中小学生食堂0.36万平方米,初中生食堂7.74万平方米。
(二)存在问题
1.农村学校尤其是村级学校办学条件较差,20%左右的村级学校无围墙和校门、活动场地未硬化、教学仪器设备配置不全不齐。
2.城镇学校“大班额”现象比较突出。2010年,全区小学班额在66人及以上的班级有3062个,初中班额在66人及以上的班级有2082个,“大班额”现象严重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3.教师队伍建设数量上基本满足,但学科结构不合理,专业水平不高,英语、音体美等学科兼职教师约占学科教师的15﹪左右;寄宿制学校缺宿管人员、医务人员等编制。
4.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数量少,全区仅有2所,无法满足学生住宿学习的需要;农村初中寄宿制学校条件差,生均宿舍和食堂面积远远低于省颁标准。
(三)基本需求
毕节试验区属于典型的山区,山高路陡,人居相对分散,现有学校服务半径、规模班额、办学条件等仍然不能满足适龄儿童入学需要,农村孩子“上学苦、吃饭难”的问题突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提高难度大。因此,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工程、建立完善寄宿制学校管理体制与机制是推进经济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1.根据省教育厅颁布的寄宿制学校生均宿舍建筑面积标准(小学、初中均为3平方米/生)和生均食堂建筑面积标准(小学、初中均为1平方米/生)测算,全区现有初中寄宿制学校仅能解决11.1万名学生住宿,小学寄宿制学校仅能解决1300名学生住宿,初中生食堂仅能解决7.7万名学生就餐,小学生食堂仅能解决3600名学生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