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科学管理,方便利用。加强试点企业档案室软硬件设施建设,配备必要的档案装具、设备,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安全保管。建立健全档案收集、归档、移交、借阅、保密、销毁等各项规章制度,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管理制度化。建立专兼职档案人员管理网络,明确管理责任,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管理常态化。编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目录,为档案利用服务提供方便。有条件的单位,可依法上网公开可公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接受社会监督。利用、公布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其他组织和个人的利益。
四、工作步骤
(一)学习宣传阶段(2011年11月至2011年12月)。认真学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档案工作有关标准、规范,广泛宣传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的重要意义,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试点工作领导机构,全面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试点工作。
(二)规范建档阶段(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依据档案工作有关标准、规范对农产品生产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进行全面收集、规范整理,初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体系。
(三)总结提高阶段(2012年11月至2012年12月)。成立试点工作检查验收组,对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试点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查找工作不足,总结工作经验,建立长效机制。
五、几点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淮南市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名单附后),具体负责试点日常工作。各有关单位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切实加强领导,为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明确职责任务。各有关单位要根据本单位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授权和试点工作的职责分工,切实把试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把手要亲自过问,明确一名班子成员具体负责,建立必要的考核、监管与准入制度和体系。各有关单位之间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档案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联系和沟通,及时协调和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试点工作的正常开展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
(三)狠抓工作落实。试点工作开展过程中,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试点企业的督察和指导,试点企业要积极配合开展工作,确保试点工作任务按时完成。试点工作结束后,将组织对试点企业进行检查验收,并通报验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