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建设和完善我市农业标准检测体系。认真贯彻落实粤府〔2002〕92号文《
关于加强新阶段“菜篮子”工作的通知》,以现有农业质量检测机构为基础,整合资源,强化质检机构的监督检测功能,构建全市农业质量执法监督检测体系。在建设市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的基础上,各无公害生产基地、示范区、生产园地、农资批发市场、部分有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都要建立农产品快速检测点,对现有检验室和技术方法、手段加大投入,加快培训农产品检测培训人员。加强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质量的监测,确保人身安全健康。逐步开展对涉及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监测。
(五)加快建立现代流通业标准化体系。“十五”期间,各有关职能部门要认真执行粤府办〔2002〕75号文《转发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加快我省现代流通业标准化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配合省逐步建设现代流通业的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国际化,建设高起点、全面、系统的现代流通业标准化体系。
1、完善流通业标准体系建设。“十五”期间,主要围绕运输、仓储装备、器具、包装,物流活动中采购、运输、装卸、仓储、包装、配送、加工及物流信息交换等技术标准和农产品的质量标准、等级标准等,配合、完善一批物流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在国家标准和省级地方标准没有覆盖的领域,积极引进、采用或推荐国际通用的物流标准。
2、加强流通业信息标准化工作。以物流为核心,吸收交通运输、仓储、货运、报关、通信等现行的国家信息分类标准,制定有关配套标准,使物流标准化能够体现物流与信息流的协调。积极参与国家、省有关部门正在建立的公共物流信息服务系统,使物流企业共享一个信息交换平台,实现物流信息交换协议标准化、条码化、物流信息采集自动化,企业间物流信息共享、互动。
3、加快商品条码的广泛应用。实行企业商品条码应用申请注册备案管理,加快推广商品条码在连锁企业、批发市场、第三方物流企业中的广泛应用。加强对商品条码的管理和技术研究,实现商品条码数据库和企业应用物流标识数据库的有机统一;加强条码等物流标识的检测服务;做好宣传工作,推动零售企业、制造企业、物流企业、软硬件提供商、集成商等相关行业协会、企业和个人共同促进物流的规范运作,提高对物流标准化的认同、接受和使用。
(六)建立旅游业、商业、饮食业等服务行业的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十五”期间,各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贯彻国家标准GB/T19004.2(等效ISO9004-2-1991),在消化服务标准化国际惯例,即遵循统一、协调、配套、阶梯的原理,以及一视同仁、礼貌待客、诚信无欺、民族尊严、遵纪守法的基本原则和服务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建立服务行业的服务质量标准,严格按服务质量标准进行经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信誉,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推动我市服务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