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的意见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的意见
(鲁政发[2010]46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和《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鲁发〔2011〕1号)、中央和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大幅提升农田水利建设水平,推动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就“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设“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的重大意义
  “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是确保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保障农村民生、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我省农田灌排条件持续改善,抗御旱涝灾害能力显著增强,粮食连年增产增收,广大农民得到实惠。但从整体上看,我省农田水利设施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等问题仍普遍存在,农田水利“最后1公里”问题比较突出,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一半,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最大制约因素。特别是近年来极端自然灾害突发频发,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亟待增强。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和实现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任务目标的要求,加快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局面的任务十分艰巨。加快转变传统的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方式,实现农田水利建设由传统向现代的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刻不容缓。
  党中央、国务院特别强调要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到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和加快构建现代山东水网的重大战略任务,把建设“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灌排工程作为构建现代山东水网的基础摆到突出位置。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上来,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建设“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的重大意义,抢抓机遇,积极作为,为夯实农业持续发展、农村和谐稳定的基础作出积极贡献。
  二、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