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江苏省专利“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三)注重实施,着力提升专利运用能力
  完善促进专利运用的政策措施。鼓励专利主体充分运用专利制度,实现专利价值,促进自主专利的商品化、产业化。建立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向企业转移专利的良性互动机制,将专利转移纳入科研绩效评价和考核内容,推动专利运用和产业化。建立高效的专利交易评价机制,完善专利作为无形资产作价入股、期股等政策,支持拥有自主专利权企业上市或发行债券。引导企业专利转让、许可、质押等方式实现专利价值,提升专利整体实施率、平均维持年限及维持率。引导企业建立专利资产台帐,强化专利资产管理。
  实施专利运用能力提升工程。加大专利实施计划推进力度,强化重大专利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导向作用,对核心技术或关键共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自主专利给予重点支持。实施中小型企业知识产权促进工程,对中小型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以及发明人创业的专利实施给予重点支持。加强专利新产品认定工作,通过政府采购等政策引导,提高专利实施运用程度。加快建设专利成果转化基地,建成一批专利创业园和专利示范园,吸引科技人员、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利用自主专利创新创业。指导企事业单位针对性地申请防御性专利,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并有效运用已有专利主动进行维权。积极研究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加强重要技术标准研制,鼓励企业以自主专利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制定。
  探索建立专利运营机制。探索建立专利银行,研究建立专利银行营运及利益分配机制,设立专利银行专项资金,积极鼓励、引导与支持民间资本等社会资源投入专利银行。鼓励建立专利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经评估具有潜力的闲置专利,逐渐构建“专利库”,提供专利特色服务。鼓励市场主体与专利银行合作,通过专利存贷或专利转让,加强专利技术转移实施,实现专利价值。
  构建专利运用的服务机制。建设网上交易与现场交易相结合的专利交易市场,吸引国内外专利成果向我省转移。优化国家专利技术交易中心工作机制,加强专利市场与金融市场、产权市场的衔接,建设专利分析数据库,制定专利预警指标体系,建立科学决策、快速反应、协同运作的涉外专利运用协作机制。定期发布重点技术领域、行业专利发展态势报告,加强专利侵权预警、控制和应对。
  (四)优化结构,加速推进专利产业化
  建立专利产业化合作新机制。支持企业开发和运用专利技术,促进专利转让与许可等,提升专利实施量与实施率,提高专利产业化能力,促进专利经济发展。支持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共建产学研联盟,发挥金融机构资本优势和专利中介机构服务优势,支持联合创建产业联盟、产学研联盟与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相结合的专利产业化合作模式,深入推进南京、苏州、无锡、镇江等地专利质押贷款工作,逐步向其它地区推行,促进专利产业化发展。
  建立重点专利产业化基地。以我省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大学科技园和科技创业园等创新载体为依托,以重点发展的前沿技术、关键共性技术专利为核心,创建一批专利创业园和专利产业化示范园,构建我省产业领域自主创新高地。力争到“十二五”末,形成10个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特色专利产业化基地,转化应用100项重大专利技术,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的专利产业。
  加快区域专利产业化发展。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示范园区和知识产权强县工程为契机,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和园区专利产业化工作,加大区域专利产业化的扶持力度,探索促进区域专利产业化的有效机制,推进有条件的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区域逐步成为专利产业化的集聚区与示范区。
  加强专利产业化投融资与风险监控机制建设。不断规范专利资本市场,完善专利产业化风险监控机制,建立专利产业化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防范等监控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开展专利质押贷款和专利保险业务,开展专利保险营运管理,加强专利保险监管机制,重点支持战略性、公益性、产业共性等重大自主专利成果产业化。
  (五)突出主体,培育壮大专利优势企业
  推进企业规范专利管理。大力实施《江苏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贯标),加强贯标工作组织管理,引导企业开展贯标工作,推进企业建立健全专利管理制度,培育一批专利管理标准化示范企业。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贯标企业达10000家,管理标准化示范企业达5000家。通过规范化管理,培育专利优势企业,提高企业专利信息运用能力,使专利创造运用能力处于同行前列。
  引导企业制定实施专利战略。深入实施江苏省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引导企业制定实施专利战略,推进企业专利战略与品牌战略、标准战略有机结合,帮助企业建立专利专业数据库,促进企业专利技术创造与运用。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制定实施专利战略的企业达5000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达300家,年专利申请量超百件企业达500家,其中,超千件企业达5家。通过企业有效实施专利战略,提升企业专利创造、运用、保护与管理能力。
  建立优势企业培育机制。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培育工程,分批分期选择一些行业骨干企业、成长期的科技型企业,培育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和优势企业。完善《江苏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认定标准》,开展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认定工作。建立知识产权咨询联络制度,建立专利审查员实习基地,先期培育国家级优势企业。鼓励市县(区)开展地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培育工作,为国家和省级优势企业进行预培育。充分利用科技、产业与金融等部门对企业的支持手段,集成各种相关资源,共同推进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行业优势明显、能参与国际竞争的龙头骨干企业。
  (六)完善机制,努力优化专利保护环境
  完善专利地方法规规章。制定实施《江苏省专利促进条例》的相关配套措施,不断完善促进专利创造、加强专利保护的相关政策。修改《江苏省专利行政执法办法》,明晰专利行政执法过程中专利处罚、专利侵权赔偿、侵权金额的认定标准;建立专利技术鉴定制度,规范专利专家陪审员、专家证人、专家顾问制度,健全重大案件会商通报及案件移送制度,形成利于专利保护的规范体系。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