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世界技术变革和产业革命进程加快,全球进入更加空前的创新竞争和产业加速变革时代。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已成为各国各地区增强竞争力的重要资源,一些国家凭借其知识产权领域的强势地位,建立专利技术壁垒,设立各种专利标准,抢占新的经济、科技发展制高点。江苏是经济大省,经济增长粗放的状况尚未完全改变,经济结构相对低度化,对外技术依存度较高,严重影响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十二五”时期,江苏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创新驱动将成为这一时期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江苏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强大动力,突出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实现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的转变,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实现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目前,我省专利事业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还不相适应,存在专利整体质量不高,专利结构分布不合理,专利运用能力较弱等问题。因此,“十二五”期间,我省实施专利战略,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面向未来,立足长远,科学规划,重点突破,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专利制度对创造的激励和保护作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我省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核心,以创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示范省为契机,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以充分运用专利制度和专利资源为重点,着力构建产学研联合协作机制,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全面提升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大幅提升专利经济价值,切实增强我省综合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创新发展。按照创新型省份建设要求,分析区域差别、产业特色、行业特征、企业规模及专利发展规律,完善专利政策体系,推行促进自主创新的奖励政策,建立专利产品政府采购制度,探索专利成果转化的激励分配新机制。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专利发展体系,引导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探索建立适应创新经济发展的一站式专利服务基地,创新专利技术与产品展示交易会方式,健全专利服务体系。
坚持以服务经济建设大局为中心,敢于率先发展。围绕经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以提升专利创造与运用为突破口,用专利战略引领自主创新,显著增强我省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专利对经济增长、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在全国率先实行专利管理体制改革,率先开展专利审查、信息利用、人才培训、产业联盟、区域聚集等方面的试点示范工作,以创建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示范省为契机,率先实现专利大省向专利强省转变,全面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以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为手段,兼顾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专利创造、运用、保护与管理等环节中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政府在制度创新、公共服务、营造市场环境等方面宏观调控的引领作用。注重苏南、苏中和苏北专利事业的协调发展,注重专利结构比例及在不同产业领域分布结构的协调发展,注重专利数量与质量的协调发展,注重激励专利创造与专利保护的协调发展,注重专利服务能力与市场需求的协调发展。
坚持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实现持续发展。紧紧把握未来经济、科技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加强贸易、科技、产业政策的专利导向。加快专利信息资源的传播运用,提升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水平,抢占创新高地,创造一批自主核心专利,提升竞争力。突出专利工作的重点环节,培育专利优势企业、优势产业、优势区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专利各项工作位居全国前列,实现专利数量与质量并举、专利创造与运用并重、被动适应向主动维权、分散管理向系统管理、政府主导服务向社会化品牌服务五方面重大转变,完成由专利大省向专利强省的跨越。具体发展目标如下:
实现专利数量扩张向量质并举转变。专利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进一步提高。“十二五”末,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达40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件,高新园区万名从业人员拥有授权发明专利达100件以上,有效专利拥有量、发明专利授权总量在“十一五”基础上“翻两番”,PCT年度申请量达1000件以上,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省总授权量之比分别达到40%和50%。年专利申请量超百件的企业达500家、其中超千件的达5家。
实现注重专利创造向创造运用并重转变。专利创造运用机制不断完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利技术转化运用能力显著增强,专利产业化水平大幅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托管)业务快速发展,专利经济价值充分显现。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省总量的比达60%以上,企业发明专利运用实施率达80%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知名品牌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额的比重达50%以上,知识产权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20%。
实现被动适应向主动维权转变。
专利法治环境显著改善,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衔接顺畅,维权渠道畅通,侵权假冒专利等违法行为明显减少。《
江苏省专利促进条例》得到有效贯彻,专利地方法规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专利行政执法机构、执法能力显著加强。专利纠纷行政处理、司法审判当年结收案率达98%以上,社会公众对专利维权认知度达90%以上,依法行政、监管得力、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专利保护环境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