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绍兴市区物流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绍兴市区物流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绍政发〔2011〕7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现将《绍兴市区物流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

绍兴市区物流业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对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市区物流业正处在加快发展的机遇期,为指导市区物流业快速协调有序发展,特编制绍兴市区物流业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发展现状
  1、物流业规模持续扩大,但物流成本较高。“十一五”以来,市区物流业发展全面提速,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0%。2010年,实现物流业增加值42.95亿元,分别占市区服务业增加值和GDP的18.1%与9.2%;实现社会物流总额1400亿元,约占全市总量的13%。但从物流成本看,2010年市区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左右,与一般发达国家10%左右的水平相比,差距明显。
  2、物流企业经营不断拓展,但规模化程度偏低。近年来,随着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市区物流企业成长迅速,一些企业从原来只提供单一的运输仓储服务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一体化服务转变,从简单的承揽运输业务向根据客户需要开发专业物流服务转变,公路港、“无水港”、物流金融、物流总包等新业务模式开始涌现。但从物流企业总体结构看,市区物流业仍处在 “低、小、散”状态,功能上局限在物流业务链上的某项或几项作业,方式上尚处于粗放经营阶段,信息系统建设更是严重滞后。目前,市区从事物流的经营户214家,80%以上为个体运输企业,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不到10家,尚无3A级以上物流企业出现。
  3、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但集约化经营缺失。“十一五”时期,我市交通、信息网络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2010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928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331公里,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到1111.5公里。物流园区建设稳步推进,集亚物流基地、绍兴港现代物流园区、中国轻纺城现代物流园区等一批物流平台正在建设之中。但由于缺乏规划统筹,市区、绍兴县、上虞市基于各自的行政区划分别建设物流基地,造成布点过多、功能重叠、重复建设、同质竞争。市县在10公里范围内定点的重点物流基地有6个。袍江新区的集亚物流基地与绍兴县滨海工业区的滨海物流中心,相距还不到2公里,与绍兴港物流园区相距仅5公里,与浙江高速公路枢纽港(上虞)综合物流基地相距才10公里。袍江新区的国际物流中心和轻纺城仓储物流中心都以国际物流业务为主,资源集约利用程度不高。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