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智慧城市”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4.人才体系建设更为完善
  依托科研院所、高校和骨干企业(产业基地),走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智慧人才体系建设道路,建设金字塔型人才体系。培养引进智慧城市建设高层次领军人才(团队)、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团队)和高技能人才(团队)。到2015年,“智慧城市”建设高层次人才总量达到1.6万人,其中引进培养100名具有省内、国内领先水平的嘉兴市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全面大幅提升智慧城市建设各层次参与者的素质和能力,为智慧城市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和智力支持。
  四、总体框架
  “十二五”期间,我市智慧城市建设要抢抓全球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不断实现重大突破和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快速发展的机遇,突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建设,突出项目带动和模式创新;围绕“1个平台,10大应用领域,5大智慧产业,2大支撑”总体框架,积极有序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五、主要任务
  (一)整合优化现有资源,建立公共服务平台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类采集、共享使用”的原则,本着服务政府、社会、行业、市民的目标,集成建立一个面向政府内部管理的政务、面向商企的商务、面向市民的事务三大公共服务为一体的“智慧嘉兴”公共服务总平台。
  公共服务总平台的建设以现有电子政务系统、公共事务系统和城市管理系统为基础,运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资源进一步整合,功能进一步扩充,系统进一步完善,最终建立规范统一的数据采集途径和手段、规范的数据处理方式、安全完备的数据存储体系、便捷有效的数据共享模式、智能信息标准和交换机制。
  (二)以示范项目为抓手,构建智慧应用体系
  “十二五”期间,将围绕我市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升级的战略重点和群众对公共服务的迫切要求,找准突破口,先行先试,着力推进智慧政务、智慧民生、智慧交通、智慧健康、智慧电网、智慧城管、智慧文教、智慧环保、智慧物流、智慧旅游等10大重点领域智慧应用体系建设,以重点工程示范应用的突破带动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推进。
  1.智慧政务
  发挥政府引领示范作用,按照“服务是宗旨,应用是关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主线,基础设施是支撑,法律、法规、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是保障”的要求,推进智慧政务建设。
  (1)统筹建设“智慧政务”基础设施。加强资源整合,统筹建设“智慧政务”基础设施,建立政府公共云计算服务平台;完善统一互通的电子政务网络,建立和完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和自然人、法人、地理空间、宏观经济等基础信息资源库,整合建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统筹建设党政机关公文交换、网上办公应用平台,探索规范电子政务建设、应用与运维机制,实现电子政务高效运作。
  (2)强化电子政务应用体系建设。重点推进社会保障、文化卫生、科技教育、行政审批、公共安全、城市管理、智能交通、国土规划、环境保护、农业水利、工商税务、工业监测、财政审计、宏观经济、社区服务等重点社会服务领域信息化建设,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
  (3)建设完善决策支持信息化服务体系。依托政府云计算平台和信息共享平台,完善政府决策支持信息服务体系,为各级领导宏观决策提供全面、准确、及时、可靠的信息,从而快速提高对“智慧城市”的全面感知,增强宏观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质量,满足城市运行和经济发展的决策需求,促进智慧政府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
  (4)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继续完善政府门户考核评比体制,突出服务能力及交互能力;继续强化各地“阳光政务”工程建设,提升政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群的服务内容和功能,突出完善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三大功能,构建为企业和公众提供政府各个部门服务的“一站式”政府门户网站。梳理、优化审批业务和办理事项,切实推进网上办事和审批,设立政府网上新闻发布室,积极开展网上评议、信访、听证和调查等多种互动交流业务,使政府公众网站成为为民办事的服务平台、政府信息发布的窗口和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
  (5)加快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公共应急保障系统建设。构建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防范综合支撑平台,提高对网络运行故障、网络违法犯罪、网络失泄密等的监控、执法与应急处置能力;加快政府应急指挥系统和要害、敏感等部门的应急处置信息系统建设,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化解社会风险,预防和减少各类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
  2.智慧民生
  以市民需求为导向,在公众充分关注的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教育、卫生、社区服务等民生领域,推进市民卡应用,深化公共事务信息系统建设,示范引领智能社区和智能家庭应用。
  (1)深化公共事务信息系统建设。继续完善公共事务信息系统应用体系建设,提升信息资源共享、利用水平,完善服务网络、拓展服务范围,逐步实现对公众工作、生活的全方位和全过程服务;拓展市民卡应用,全面实现市民卡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公用事业和便民利民四大功能。
  (2)建立市民综合服务平台。以“96345”为龙头品牌和核心,完善和提升呼叫中心和网络平台两个服务中心功能,整合开放各类民生信息资源,围绕社会保障、住房、公积金、教育、文化、交通、水电煤气、家政服务等各种民生信息和生活服务,形成业务受理、跟踪督办、处理反馈、市民回访的全过程“闭环”管理机制。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