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保障措施
(一)加大对文化体育事业的投入。要把文化事业投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快乡村文化站室建设步伐;抽调骨干,成立文联,挖掘、弘扬、宣传巴里坤文化;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加快制定自治县文物保护规划,并将文物保护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发展传统竞技体育项目,深入贯彻《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二)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以群众文化阵地网络建设、活动网络建设、队伍网络建设和服务网络建设为先导,以县文化馆、图书馆为龙头,带动和指导乡镇(街道)文化站、居委会和村文化室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三)培育和发展城乡文化市场。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既要培育、完善和发展文化市场,还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执法监督。集中力量打击色情、非法反动音像制品、娱乐场所等违法活动。进一步加强执法人员培训,规范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发展旅游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县内外投资者开发县域旅游景区(点),鼓励国有、集体及私营个体、民营经济组织开发旅游产品,扩大商品的生产和销售。
(五)加强区域联合,实现资源共享。淡化行政界线,加强与区内外旅游线路的连接与贯通,加强区域合作和横向联动,充分发挥市场对旅游文化资源和旅游要素配置的基础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流、优势互补的跨地区旅游联合。
(六)大力开展以招徕客源为主要内容的营销活动。组织优秀营销队伍,有计划、有步骤地到客源市场开展促销活动,迅速扩大巴里坤在重点客源市场上的份额,不断拓宽我县旅游市场。
(七) 建设和完善旅游接待设施。根据旅游业的发展要求,建设规范化经营、全方位服务、地方特色浓郁的旅游宾馆、餐馆、度假村、景区(点)住宿点等旅游接待设施,并完善现有的旅游接待设施,使之在旅游接待中发挥应有作用。
(八)制定优惠政策,大力招商引资。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广东援疆的历史机遇,树立超前意识,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旅游投资环境,明确投资项目,积极开展引资工作,吸引区内外客商参与旅游业的开发建设。
(九)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旅游、文化市场经济秩序。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创造公平、透明、宽松的投资发展环境。加大对旅游、文化市场的管理,按照中央、自治区、地区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切实维护各类投资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