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清洁手术是指: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器官的手术。清洁手术原则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4.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
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应当控制在30%以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0.5-2小时。清洁手术确需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用药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24小时。需要延长给药时间时,应当在病程记录中注明理由。
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应当是在手术室给药而非病房给药,并在手术麻醉单或手术护理记录单上注明所使用的抗菌药物药名、剂量及给药时间。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的介入治疗,除非涉及高危人群,原则不需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六、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估和考核
医疗机构应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评估和考核,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建立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排名、公示和报告制度,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干预。
卫生行政部门应切实加强辖区内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质量管理与控制,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作为医疗机构定级、评审、评价的重要指标,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通报和诫勉谈话制度,严肃查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
卫生行政部门要结合“三好一满意”活动、医院等级评审、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等,对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和通报,促进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
附件: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计算方法
附件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计算方法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可以下列公式计算: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总消耗量(∑DDDs)×100/(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公式一)
注: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同期出院患者人数×同期患者平均住院天数。
某抗菌药物的消耗量(DDDs,也称使用频度)=(该药口服剂型的总药量/该药口服剂型的限定日剂量(DDD))+ (该药注射剂型的总药量/该药注射剂型的限定日剂量(DDD))(公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