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现状数据暂缺
  四、发展重点
  (一)交通基础设施。
  1.高速公路网化工程。规划新增岳西至桐城至无为等部分高速公路,使全省高速公路网规划里程达到6000-6500公里,促进全省高速公路“联网、加密、扩容、提高”,增强高速公路整体承载能力。
  续建完成周集至六安、铜陵至宣城、芜湖至雁翅、泗许高速公路亳州段、泗许高速公路淮北段、绩溪至黄山、宣城至宁国、宁国至绩溪、蚌埠至淮南、马鞍山长江大桥及接线、黄山至祁门、阜阳至新蔡、望东长江公路大桥北岸接线、望东长江公路大桥、东至至九江高速公路安徽段、宁国至千秋关、徐州至明光、巢湖至马鞍山、蚌埠至淮南高速公路凤阳延伸段、滁州至马鞍山、新桥国际机场等高速公路,里程共计1078公里。
  开工建设北沿江、济南至祁门、溧阳至广德、广德至宁国、南京至宣城、淮南至滁州、黄山至千岛湖、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巢湖至繁昌)、阜阳至淮滨、岳西至武汉、铜陵公铁大桥接线、和县至南京、繁昌至黄山及黄山区连接线等高速公路,里程共计1773公里。
  “十二五”期间,对部分服务水平下降的高速公路进行扩建扩容。完成合巢芜高速公路合肥至巢湖段、合宁高速公路陇西互通至皖苏省界段、合安高速公路合肥至马堰段、合肥至徐州高速公路改扩建工作,里程共计501公里。
  到“十二五”末,基本建成“四纵八横”高速公路主骨架,实现高速公路联网成片(“十二五”期高速公路重点建设项目详见附件3、附件4及《安徽省高速公路“十二五”发展规划》)。

专栏1:高速公路网络化工程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200公里以上,基本形成较完善的省内高速公路网。省内所有县城半小时内通达高速公路。

与周边省份高速公路接口新增19个,达到36个。其中,通往长三角地区高速公路接口新增9个,达到18个。安徽在区域交通运输网中的枢纽作用进一步凸现。

加快推进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望东长江公路大桥、池州长江公路大桥、芜湖长江公路二桥等建设。


  2.干线公路升级工程。“十二五”期间,以经济干线、出省通道、旅游干线、交通枢纽连接线等建设项目为重点,实施路网升级、路网延伸和路面改造三大工程,全面提升路网通行能力、服务水平,实现与高速公路网和农村公路网的顺畅衔接和协调发展。
  “十二五”期间,对G206(烟汕线)、G105(京珠线)、S202(萧淮路)等干线公路进行升级改造。全省新改建干线公路7000公里,其中,升级改造为一级公路3000公里,升级改造为二级公路1500公里,路面改善2500公里(干线公路重点建设项目详见附件5及《安徽省干线公路“十二五”发展规划》)。

专栏2:干线公路升级改造“三大工程”

1. 路网升级工程。在全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一级公路快速通道,提高路网通达能力和服务水平,助推路网结构升级。加强省内三大城市群中心城市之间的便捷连接,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同时加强市际、市县、县际的便捷连接。

2. 路网延伸工程。结合国家公路网规划工作,将部分发挥干线功能的公路纳入省道路网,扩大省道网总体规模,增加干线公路覆盖面,增强公路与高速公路、铁路、水运线路的连接能力和路网整体服务功能。

3. 路面改造工程。通过实施路基补强,合理选择路面结构层和施工工艺等措施,进一步增强路面承载能力,延长使用寿命,提高行驶舒适性。


  3.农村公路完善工程。在乡镇和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的基础上,全力实施县乡道改造工程、安保工程和危桥改造工程,改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水平。
  加强县乡公路升级改造。优化农村公路网络,升级改建一批连接中心城镇、农村人口密集聚居点的县道和乡道,提高县乡道路面铺装水平,县乡道沥青(水泥)路面占比达到50%以上。
  加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力度。基本完成2010年底在用县、乡、村道上的危桥加固改造工作。
  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提高农村公路的安全保障、抗灾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农村公路新建项目及县乡道受限路段的安保设施基本到位,县道安保设施到位率达到100%。
  推进农村渡口改造、渡改桥和农村公路新建桥梁建设。切实解决农村特别是水网地区、江河两岸居民过渡难和渡运安全问题,基本解决农村公路“有路无桥”问题(农村公路发展重点详见《安徽省农村公路“十二五”发展规划》)。
  4.内河水运跨越工程。
  (1)航道建设。高标准整治长江干流航道安徽段,加快芜申运河、沙颍河、合裕线、淮河等航道的整治步伐,基本完成“两干三支”高等级航道建设任务。2015年,高等级航道达到1500公里。
  积极推进浍河、涡河等区域重要航道建设,稳步改善、提升石门湖、水阳江等一般航道通航条件及通航能力。
  (2)港口建设。统筹规划皖江岸线资源利用和港口布局,调整优化港口结构,逐步在皖江沿线布局万吨级泊位,提高岸线利用效率。加快省内全国主要港口建设,形成以芜马组合港、安庆港为地区性中心港的皖江港口群,重点建设郑蒲港区,阜阳港颍州港区一期,合肥综合码头二期,铜陵横港码头改扩建及二期,芜湖外贸码头二期、储配煤码头,池州江口港区三期、梅龙港区一期,安庆长风港区一期,马鞍山人头矶港区建设一期。
  加快淮河水系港口建设,重点建设蚌埠港集装箱码头、五河港区,淮南港煤化工基地码头,阜阳港阜阳港区一期,六安港周集作业区二期,淮北港南坪港区一期(“十二五”期水运建设重点项目详见附件6及《安徽省水运“十二五”发展规划》)。

专栏3:“两干三支”高等级航道建设工程

长江干流航道维护。积极推进长江干流航道维护标准提升,提高航道维护水深,安庆与铜陵航道维护水深达到6.5米,铜陵至芜湖达到8米,芜湖以下达到10.5米,实现万吨海轮常年进入皖江。

淮河干流航道安徽段。整治淮河干流航道,支持皖北经济发展,促进皖北煤炭资源开发,充分发挥淮河水系航运工程效益。工程主要包括:三河尖至正阳关按Ⅳ级标准、正阳关至红山头按Ⅲ级标准整治航道共378km;改造蚌埠铁路老桥;建设临淮岗复线船闸等。

其他国家高等级航道整治建设工程。合裕线-按Ⅲ级标准整治航道139km;芜申运河安徽段-按Ⅲ级标准整治航道41km,改建桥梁11座;沙颍河-按Ⅳ级标准整治航道206km,改建桥梁4座。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