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劳动关系领域存在一些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
在当前劳动力供大于求以及企业所有制形式、劳动就业和工资分配方式、企业与职工劳动关系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下,劳动关系更加错综复杂。劳动争议主体多元化、内容多样化、方式复杂化、规模扩大化、矛盾尖锐化,案件处理难度越来越大。劳动监察执法任务艰巨,亟需完善依法行政与执法监督工作制度。
5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础设施落后,功能作用仍需改善。
社会化公共服务机构的设施建设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政策调整、社会公众的实际需求。信息系统建设发展滞后,无法实现投保人异地保险关系转移、异地医疗就医和实施基金适时监管。职业介绍、职业培训、人才交流服务场所和设施功能有待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
三、“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劳动保障事业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二五”时期,我市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努力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统筹城乡就业;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及运行机制;全面推进法制建设,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以能力建设为支撑,进一步加强各项基础工作,为构建和谐首府做出新的应有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注重统筹兼顾。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要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事业发展。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确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重点,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融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
2坚持人才优先,注重人才培养。
区域发展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一定要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入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以人才优先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改善民生。
就业和社会保障是基本民生。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富民与强市并重、富民优先,进一步强化民生意识,将改善民生作为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贯穿事业发展始终。
4坚持协调发展,注重统筹城乡。
从我市实际出发,确定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劳动关系等各项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突出解决好城乡统筹的问题。
5坚持改革创新,注重保障公平。
以改革为动力推进事业发展,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事业发展和工作中的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切身利益问题。通过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更加注重制度完善、机制创新和管理能力的提高。更加注重保障社会公平。
四、“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发展目标
1人才队伍建设。
不断壮大人才资源规模。人才资源总量增加到45万人,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提高到15%。乳业、新材料、电力、冶金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物流商务、生态环境、宣传文化、教育卫生、民族和社会研究、现代社会服务等领域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能够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成首府人才聚集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