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干部纳入人才管理范畴。“十一五”期间,我市共完成计划分配军转干部932人。计划分配到我市的军转干部均妥善安置到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安置率达100%。认真落实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政策和部分生活困难企业军转干部解困政策,全市现有自主择业军转干部368人,生活困难企业军转干部709人。
2人事制度改革实现新突破。
以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出台了《呼和浩特市直属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实施工作指导意见》,按照《呼和浩特市直属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工作审批程序》和事业单位“五定方案”确定的各类岗位比例、数量、结构,严格控制岗位之间和岗位内部各层级之间比例范围,确保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规范进行。目前,全市有事业单位(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和已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1502个,共有工作人员59920人。市直355家事业单位已有188家完成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审批工作,备案核准岗位13382个。农、林、牧、水、科、教、文、卫系统的岗位设置审批工作全部完成。
事业单位公开招考聘用工作逐步规范化、科学化。制定出台了《呼和浩特市直属事业单位新进人员管理办法(试行)》、《呼和浩特市直属事业单位新进人员试行聘用合同管理办法》。把事业单位公开招考纳入全市“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中,根据《呼和浩特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考聘用工作人员暂行办法》,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5年来共为全市事业单位和社区公开招聘6357人,优化了事业单位人员结构,激活了事业单位活力。
工资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全面推进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提高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标准和离退休费。按照自治区下达的津补贴调控线,确定了全市机关津补贴标准,并统筹考虑事业单位补贴调整。根据《呼和浩特市本级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意见》,启动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工作,全市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已全部兑现,调整后总体略高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正在推进中。
3就业形势基本保持稳定。
积极落实新一轮就业政策,就业规模不断扩大,五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6.8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4%以内,低于4%的控制目标;技能培训进一步加强,全市累计培训城乡劳动者24.9万人;城乡就业结构明显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达到16.6万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行政村、乡镇级劳动保障平台全部建立;创业带动就业取得了明显进展,累计参加创业培训1.69万人,培训后成功创业1.1万人,创业带动就业3.9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6亿元,直接带动8819人就业;全力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构筑起促进创业的工作体系;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力度进一步加大,公益性岗位和社会保险补贴得到全面落实,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实现动态为零的目标;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壮大,5年来共培养技师、高级技师5259人。
4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加快,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市级统筹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自治区级统筹,建立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启动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建立了城镇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制度,解决了原国有、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了城乡居民,失业保险实现了市级统筹,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不断加强。到“十一五”期末,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7.3万人、42.48万人、39.5万人、28.35万人和25.56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逐年提高,全市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了1429元,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全市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将达到当地职工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政策内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6.43%和75.17%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