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快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在对市区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改造、扩建的基础上,加快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步伐,在沙坡头区规划建设第九小学和第七中学,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应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同时,根据城市化建设进程,在城市总体规划中预留学校建设用地,做到中小学校与城市建设、新建居民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有效满足市区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
三、加大教育投入,缩小区域内学校办学条件差距
1、加快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依照《宁夏回族自治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制定学校达标计划,整合义务教育经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结合正在实施的“校安工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等教育重点工程项目,优先安排资金,通过校舍的改、扩建和仪器配备,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全部达到《基本标准》水平。建立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校舍维修改造和设备添置长效机制,加快实施边远农村学校周转宿舍建设工程,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把学校建成最安全、群众最放心的地方。
2、提升农村中小学图书、实验装备及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农村学校实验室和图书室建设,建立实验设备和图书的更新机制,不断添置信息技术教育设施设备,切实改善农村与城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不平衡状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集中财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图书、实验装备,使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水平有较大提高,促进教育教学资源的均衡配置。农村学校要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提升教学资源应用效益的同时,积极发挥资源共享平台的作用,通过学习、交流、借鉴,努力缩小校际间的办学差距。
3、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制定薄弱学校建设计划,有步骤的对薄弱学校实施改造,坚持义务教育重大项目优先安排薄弱学校,对学校布局调整中拟保留的学校实行资金投入、项目建设、师资配备和班子组建“四优先”,增强“改造薄弱学校”工作的实效性,逐步实现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条件基本均衡。
四、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用人机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依法落实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教师的职责,促进区域内教师资源的整体开发。逐步淡化教师的身份管理,强化教师的岗位管理,稳步实施教职工全员聘任制,促进区域内教师的均衡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