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2010年底全国部分省市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普及率
省份
| 宽带接入
用户数(万户)
| 宽带普及率
| 全国排名
| 各省市宽带普及率与江苏比较
|
北 京
| 498.4
| 28.4%
| 1
| 2.09
|
上 海
| 486.7
| 25.3%
| 2
| 1.87
|
浙 江
| 869.5
| 16.8%
| 3
| 1.24
|
广 东
| 1400
| 14.5%
| 4
| 1.07
|
天 津
| 173
| 14.1%
| 5
| 1.04
|
辽 宁
| 595.6
| 13.8%
| 6
| 1.02
|
江 苏
| 1048.4
| 13.6%
| 7
| 1.00
|
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用户需求和城乡规划出现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一方面,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投入较大、投资回收慢、用户需求培育速度慢,影响运营商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长期持续投入。另一方面,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需占用城乡房屋、土地、水电等公共资源及地铁、高铁、高速公路、大型车站及展馆等大型公共设施,因长期以来未能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缺乏相关法律规范指引和资源保障,导致基站选址难、管道等配套资源建设难、光纤光缆入楼难等问题。
三、区域、城乡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十一五”期间,苏南、苏中和苏北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通信服务提供能力发展不均衡,相对于苏南来说,苏北地区提供能力普遍较低。除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4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超出全省平均水平外,其余9市均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且最高地区苏州(87.9)与最低地区宿迁(52.2)相差悬殊。这种不均衡性同样也体现在城乡之间,城市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地区,特别是苏北农村因经济条件差、业务需求不旺等因素,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城市的差距较大。
表4 2009年各市信息化水平指数、基础设施建设指数与全省比较
地区
| 总指数
| 位次
| 比全省(±)
| 基础设施
建设指数
| 比全省(±)
| 位次
|
全 省
| 71.7
|
|
| 65.4
|
|
|
苏州市
| 84.8
| 1
| 18.3%
| 87.9
| 34.4%
| 1
|
无锡市
| 79.6
| 2
| 11%
| 77.5
| 18.5%
| 3
|
南京市
| 79.5
| 3
| 10.9%
| 79.8
| 22%
| 2
|
常州市
| 73.9
| 4
| 3.1%
| 69.9
| 6.9%
| 4
|
扬州市
| 70.2
| 5
| -2.1%
| 62.7
| -4.1%
| 8
|
镇江市
| 69.1
| 6
| -3.6%
| 69.1
| 5.7%
| 5
|
南通市
| 67.2
| 7
| -6.3%
| 64.7
| -1.1%
| 6
|
泰州市
| 66.7
| 8
| -7%
| 63.2
| -3.4%
| 7
|
连云港
| 62
| 9
| -13.5%
| 57.9
| -11.5%
| 9
|
徐州市
| 61.9
| 10
| -13.7%
| 56.9
| -13%
| 10
|
淮安市
| 61.8
| 11
| -13.8%
| 54
| -17.4%
| 12
|
盐城市
| 61
| 12
| -14.9%
| 56.1
| -14.2%
| 11
|
宿迁市
| 57.8
| 13
| -19.4%
| 52.2
| -20.2%
| 13
|
四、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亟待提升。经济全球化及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高度融合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对网络与信息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十一五”期间,我省互联网不良信息、计算机病毒、木马程序及黑客程序较多,网络诚信安全体系面临挑战、亟需健全。主要表现为:一方面,随着通信网络IP化,新的非传统安全问题逐步显现,需要在今后工作中予以跟踪解决。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安全隐患严重,防护能力薄弱。众多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网站缺乏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亟待加强。
此外,信息通信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的现象仍然存在,如铁塔、杆路、基站、传输线路、管道等基础设施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建设,导致网络资源利用率偏低、部分投资项目效益不高、净资产收益率偏低,增加了企业的折旧摊销和运行维护费用。通信业长期以来以条管理为主,客观上形成了条块结合不足的状况,加之社会上普遍认为我省信息通信发展已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造成了对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关注度亟待提高。
第二章 “十二五”发展环境和趋势
第一节 发展环境
一、发达国家制定宽带国家战略,加速向信息社会转型。“十二五”时期,全球进入了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速向信息社会转型。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作为关键基础设施,在经济增长和塑造国家竞争力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宽带承载各种信息化应用,是最重要的国家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目前,全球已有82个国家出台或计划出台国家宽带战略,各发达国家针对宽带发展给予大量资金和政策扶持,如美国先后推出了国家宽带计划、再工业化等一揽子国家战略,设立72亿美元宽带发展基金,提出投资182亿美元实施国家无线宽带行动计划,计划在10年内实现“至少1亿美国家庭能支付得起实际下载速度至少为100Mbps、实际上传速度至少为50Mbps的宽带网络服务”等目标;英国率先提出了“数字英国”计划,并列为“建设英国未来”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韩国政府发布《IT韩国未来战略》,决定未来5年内投资189.3万亿韩元发展信息核心战略产业,并于2010年推出宽带发展的新战略,计划投资34万亿韩元,到2012年,在全国普及1000Mbps宽带;日本正式推出中长期信息技术发展战略《i-Japan战略2015》,提出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将超高速宽带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固定宽带速率达Gbps级、移动宽带速率为100Mbps级),将使任何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安全、放心且快速地进行信息处理;法国、巴西、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也出台宽带计划,并将光纤接入列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基本确定了在未来10年为本国用户提供100Mbps网络带宽的目标。
专栏2 发达国家宽带战略
目前,韩国和日本宽带的发展速度、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根据2010年美国商务部、电信工会发布的报告,韩国家庭宽带普及率95%,平均速率为20.4Mbps,居全球宽带性能综合排名首位,超宽带用户超过1600万;日本次之,用户数达3033万户,平均接入速率为15.8Mbps;美国宽带普及率达63.2%,宽带接入速率为5.1Mbps,相比2007年仅提高了1.6Mbps。
1.韩国-《IT韩国未来战略》
韩国政府2009年9月发布《IT韩国未来战略》,决定未来5年内投资189.3万亿韩元发展信息核心战略产业,以实现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为韩国经济发展创造动力。2010年,韩国政府推出一项计划,计划到2012年在全国普及1000Mbps宽带。韩国政府鼓励企业投资34万亿韩元(约合306亿美元)完成这项计划,这一数字相当于韩国全年的教育预算。
2.日本-《i-Japan战略2015》
自2001年至今,日本宽带发展战略经历了“e-Japan”、“u-Japan”、“i-Japan”等不同阶段。
2000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日本设立了“IT战略本部”;
2001年,日本总务省提出了《全国宽带构想》的实施方案,即“e-Japan战略”,旨在使日本到2005年成为世界最先进IT国家的计划。2003年,该战略计划提前完成。
2004年,日本主管信息通信产业的总务省将“u-Japan”列为重点发展项目。
2009年,日本政府IT战略本部制定了《i-Japan战略2015》。该战略旨在到2015年实现以人为本,“安心且充满活力的数字化社会”,让数字信息技术如同空气和水一般融入每一个角落,并由此改革整个经济社会,催生出新的活力,实现积极自主的创新。
3.美国-《国家宽带计划》
2009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就任后签署了美国恢复与再投资法案,在这项总额高达7870亿美元的经济振兴计划中,用于宽带建设和无线互联网接入的费用为72亿美元。之后,美国国会要求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制定国家宽带计划,以保证每个美国人都能“拥有使用宽带的机会”。2009年4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开始着手制定该计划, 2010年3月,FCC即向国会提交了国家宽带计划(National Broadband Plan)。该计划拟从多个方面着手,实现6个长期目标:
(1)至少1亿美国家庭能支付得起实际下载速度至少为100Mbps,实际上传速度至少为50Mbps的宽带网络服务。
(2)依靠速度最快的、覆盖范围最广的无线网络,使美国引领世界移动创新领域的发展。
(3)使每一个美国人都支付得起健壮的宽带网络服务,并按他们所掌握的方式和技能来订阅这些服务。
(4)每个社区都能够支付得起接入大于等于1Gbps的宽带服务,来访问学校、医院和政府等机构。
(5)为确保美国人民的安全,每一个应急救护人员都应该能访问一个覆盖全国的、无线的、互操作的公共安全宽带网络。
(6)为确保美国在清洁能源经济中处于领先地位,每个美国人都应该能通过宽带跟踪管理其实时能源消耗。
二、我国加快建设下一代国家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在国际发展环境趋紧的局面下,为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引领作用,我国全力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加快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步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设立了新目标;《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指出,重点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及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对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新要求;国务院出台《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加快推进“三网融合”;
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紧急通知》,会同6个部委印发《
关于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的意见》,对“十二五”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做出部署。国内各省、市也纷纷抢抓发展先机,提前加快部署:上海市计划到2011年底实现“百兆到户、千兆到楼”;北京市计划到2012年底实现进入家庭用户互联网带宽超过20Mbps;武汉市成为全国率先推出20Mbps宽带进入家庭的城市;广东、福建等地相继开展“无线城市群”建设。
三、我省高度重视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整体水平提升。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新要求,更高标准上赋予江苏“两个率先”新的内涵,明确提出落实“六个注重”、实施“八项工程”。“十二五”期间,我省国民经济将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增长和惠民优先将成为这一时期发展的主要特征,客观上需要继续深化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并将成果惠及全民。《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实施宽带江苏计划,提高城市光纤入户覆盖率和行政村光缆通达率。推进无线江苏工程建设,促进移动互联网发展”,全省将加快建设步伐,基础网络资源和国际带宽服务基础资源将不断增长,城乡宽带接入网络覆盖率将进一步提高,网民数量将快速增长,“三网融合”工作继续推进,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深入应用,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化进程加快。同时,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我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也为全省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区域跨越发展带来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