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创建。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重点,提升农产品商标申请注册量。积极支持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地理标志商标总数在2009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省工商局、农委、质监局、海洋渔业局)
2.深入推进工业品牌创建。以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企业为重点,加大工业企业商标注册引导力度,提高自主商标拥有率和使用率,促进自主创新,推动转型升级。(省工商局、经济和信息化委、质监局)
3.大力推进服务业品牌创建。以现代服务业企业为重点,引导企业注册服务商标,大力培育服务业品牌。支持服务业企业注册商品商标,拓宽经营领域,提升发展空间。(省工商局、发展改革委)
4.积极推进商标国际注册。指导定牌加工企业和出口企业申请商标国际注册,使用自主品牌拓展国际市场。全省出口型驰名、著名商标企业在主要出口国均拥有自主商标。(省工商局、商务厅)
(二)品牌培育基地建设计划
5.提升集体商标培育能力。建立健全品牌培育基地工作指导机构,支持基地企业组建行业协会,鼓励协会申请注册集体商标,以“集体商标+企业自主商标”联合使用的方式,培育打造特色产业公共品牌,把品牌培育基地建成商标战略实施的先行区、集中区和示范区。(省工商局、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农委、商务厅)
6.打造基地知名品牌。支持品牌培育基地企业争创驰名、著名商标,提升特色产业层次。力争骨干龙头企业驰名商标达50件、著名商标达500件。(省工商局、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农委、商务厅)
(三)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培育计划
7.大力培育地理标志知名品牌。建立地理标志资源储备库,开展地理标志形象识别优化工作,规范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加强地理标志保护,进一步提升地理标志产品品质和品牌价值。力争培育5件驰名商标、10件省著名商标。(省工商局、农委、质监局、海洋渔业局)
8.深入开展“一镇一品”建设。积极推广“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商标(地理标志)+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指导10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生产(包括养殖、加工)流通企业开展商标订单经营。力争全省每个乡镇有1个以上较高知名度的涉农品牌。(省工商局、农委、经济和信息化委、质监局、海洋渔业局)
二、增强企业品牌竞争力
9.从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市场营销、信用管理等方面着手,大力提升品牌竞争力。鼓励企业开展产学研联合和自主研发,提升品牌技术内涵;健全质量监控、计量检测、标准管理等制度,加大质量攻关项目的投入,夯实品牌质量基础;打造企业文化和产品特色,扩大品牌市场影响;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维护品牌良好形象。(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文化厅、工商局、质监局、知识产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