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同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3、做好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要在现有市、县两级已成立老年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基础上,力争在5年内,使100%的乡镇和街道、80%的行政村和社区成立老年法律援助工作站,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周到便捷的法律援助。
  (五)老年人社会管理
  1、推进基层老龄工作机构和老年群众组织建设。要正确引导基层老年协会等各类老年群众组织规范发展,充分发挥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积极作用,力争在“十二五”期末,社区老年协会的建立达到90%以上,村老年协会的建立达到80%以上,全市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都要配齐配强老龄工作专管员。
  2、做好离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服务工作。要逐步建立家庭、社区、单位、党委、政府部门相结合的老年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力争在5年内,纳入社区管理服务的企业退休人员达到80%以上。
  3、加强老年思想政治工作。要根据老年人的情况和特点,进一步研究探索老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新途径,引导组织老年人开展政治学习,参与民主政治生活和社会活动。
  4、加强基层老龄工作。要继续积极开展老龄工作示范乡镇(街道)、重点乡镇(街道)的创建工作。到“十二五”期末,全市要有30%的乡镇、街道达到老龄工作示范乡镇(街道)标准,50%的乡镇、街道达到老龄工作重点乡镇(街道)标准,推动基层老龄事业整体上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发挥党政主导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老龄问题,切实加强老龄工作,真正把老龄事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二)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市、县、乡要根据当地老年人数,按照一定比例设立老龄事业专项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积极引导民营资本和社会资金投资老龄事业,倡导社会各界对老龄事业进行捐赠捐助。探索完善促进老龄事业发展的信贷政策和税收政策。
  (三)加强老龄宣传工作。要充分利用元旦、春节、老年节等重大节日,广泛深入地开展老龄工作方针政策及人口老龄化形势的宣传教育活动和尊老敬老活动,增强全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意识,为老龄事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加强老龄工作机构建设。要充分发挥老龄工作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在机构建设、人员编制、办公条件、工作经费上给予切实保证。要把老龄干部的培训、交流、使用纳入组织部门整体规划,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