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实施《
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和《国民体质监测制度》。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全州新增社会体育指导员2000名。切实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组织、指导群众健身中的作用,实现全州城市社区、农村乡镇每个晨晚练点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全覆盖。定期向社会公布居民体质监测结果,实现居民体质测试常态化,并制定个性化的健身处方,为科学评价体育工作、制定全民健身政策提供依据。
10.建立体育志愿者队伍。定期组织优秀运动员赴社区、学校、农村和企事业单位,参加全民健身社会公益活动,向广大群众展示精湛技艺,传授运动技能。动员和吸引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教师、体育科研人员、体育院校学生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每年不少于2次,全民健身志愿者达到全州总人口的1.5‰。
11.完善全民健身法规体系。加大《
全民健身条例》、《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的执法力度,有效保障群众合法健身权益。推进群众体育科普、法制宣传工作,促进公民体育科学素质和全民健身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三)食品安全行动
12.提高群众食品安全意识。组织形式多样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向群众宣传讲解食品安全知识,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接受群众咨询和举报投诉,引导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主动辨认生产许可标志,主动查看生产厂家、地点、日期等基本信息,一旦发现有腐烂变质等不合格食品,及时向执法部门举报。
13.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加强生产、流通环节监管,提高食品安全合格率,完善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到2015年,食品质量总体抽查合格率达到 85%以上。完善州、县(市)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加大全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避免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对全州餐饮业实施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到2015年,餐饮业食品安全量化分级实施率达到80%以上。加强食品准入、交易和退市的全程监督,确保市民食用“放心食品”。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食堂建设,加强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管。
14.保障饮水安全。推进“农村饮水安全村村通”工程,优先解决好规划内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提倡将城市供水管网向周边农村延伸。加强水厂运营监管,强化农村饮水净化和消毒措施,提高水质合格率。加强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水质量检测,建成100个农村水质监测点,农村饮用水卫生监测覆盖率达到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