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突出抓好农业抗旱工作。
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落实农业抗旱救灾技术措施,努力夺取钱粮双丰收。一是有水源及灌溉条件的地方,科学抽水抗旱。重点抓好中稻干湿交替间歇抽水灌溉、晚稻苗期抽水保持浅水层,中晚玉米、大豆、甘蔗、蔬菜等作物抽水喷淋、灌水以及合理追肥、喷施抗旱剂等措施的落实。二是水源距离远及没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发动群众抽水挑水抗旱。要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对水稻、大豆等作物进行叶面喷淋,对玉米、蔬菜等作物进行根部浇灌,节约生产用水。三是抓好病虫害防治。加强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预测预报工作,落实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四是抓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组织灾区群众查田查苗,对已绝收的田块地块,搞好生产安排,调整种植结构,及时改种补种。大力推广耐旱品种和农作物免耕栽培、“三避”、秸秆覆盖、喷灌滴灌、集雨灌溉、深耕深松和聚土垄作等旱作节水技术,科学施用抗旱剂、保水剂,增加土壤蓄水能力。五是抓好抢种、抢管工作,稳定秋种作物面积,确保农作物田间管理有序推进。要组织农机参与农业生产,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三)突出抓好水资源调度工作。
按照“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保生活、保生产、保增收”的原则,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优化调度。要全面摸排现有抗旱水源和今年底前的用水需求,及早制定和落实有效的抗旱应急用水预案,确保不出现大的用水短缺。
(四)突出抓好抗旱设施建设。
加快实施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项目,在确保项目建设质量的基础上,尽早完工,发挥效益。要组织群众清理、维修现有水柜,确保来水时能存得住。要备好机动抗旱设备,做到中型和小型结合,固定设施和机动设备结合,常规手段和应急措施结合,不断完善抗旱工程体系,提升综合抗旱能力。
(五)突出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宣传、野外火源管理等工作,落实好火灾隐患查处制度、火案侦破制度、值班汇报制度、森林防火器材装备检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各项制度,确保不发生重大特大森林火灾,不发生森林火灾群死群伤事故、不发生有组织的扑救森林火灾伤亡事故。
三、加强领导,确保抗旱救灾工作取得实效
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全力抓好抗旱救灾工作,确保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