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4.公共服务便民高效,促进并实现城乡均等化。全市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全面建立,统筹城乡劳动保障四维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成,适应统筹城乡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新型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高效运行,基本实现全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图略)

  四、“十二五”期间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主要任务
  (一)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进一步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新的就业增长点有机结合,深化形成“大创业、大就业”格局。
  1.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就业优先,通过发展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不断创造平等就业机会,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加大对就业工作的投入,转变就业服务方式,围绕产业结构调整、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探索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
  2.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促进就业和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界限,整合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优化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功能,健全规范服务制度,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作用。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为依托,逐步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标准化和信息化。以市场化为动力,建立健全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公平竞争和平等享有公共就业服务的体制,促进全市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
  3.进一步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工程。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加快构建创业、扩大就业和共享和谐的发展格局,完善城乡统筹、部门联动、政策支持、社会参与和服务多样的创业带动就业机制,深入实施“五大创业工程”,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使全市达到并保持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标准。
  4.进一步加强就业培训。充分发挥“1+10”技师学院的特色和优势,统筹利用各类职业培训资源,完善面向所有劳动者的职业培训体系,以中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和重点产业、新兴产业从业人员技能培训为重点,不断改善职业技能培训结构,提高劳动者就业能级,实现参加初、中、高级技能培训人员比例达到5︰3︰2,使中、高级技能人才培训规模的比例逐年递增。
  5.进一步强化就业援助。深入实施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和就业援助扶持制度,形成就业和失业调控、就业与社会保障联动的长效机制,统筹解决重点群体就业,提高劳动者稳定就业质量。破解“招工难”和“就业难”问题,逐步消除就业结构性矛盾。将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需求、在农村没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地使用权(含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地使用权已转让的)、处于无业状态的本市居民,统一纳入失业登记范围,发给《就业失业登记证》。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同等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就业援助扶持政策。加强就业援助网络建设,将工会、妇联和残联等群团组织纳入就业援助保障体系。继续落实公益性岗位空岗申报和收集制度,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岗位援助。注重发挥“就业援助962110”热线电话作用,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促就业、预防失业”的功能实效。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