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1.涉农社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体系,实现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并轨。完善农民工综合社会保险政策,参保农民工在缴费标准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了“一项缴费,六项待遇”。
  2.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利用耕地保护基金促进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机制和通过小额贷款促进城乡困难群体参加社会保险机制,进一步妥善解决养老保险历史遗留问题和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问题,2008年实现了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全覆盖。2010年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制度有机统一。
  3.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实施全域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将中小学生婴幼儿住院医疗互助金参加对象整体纳入覆盖范围;在全国率先实施具有社会保险性质的市属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2007年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城乡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的全覆盖。2008年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和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有机统一。2010年全面实施覆盖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的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制度。
  4.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稳步发展。将“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工伤康复工作深入推进,城镇职工生育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生育保险工作纳入国家级试点。
  5.城乡社会保险经办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在全国率先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办职能归口人社部门管理,社会保险业务实现网上经办,应用数据实现全市大集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和全域结算。
  (三)城乡一体的劳动保障维权体系基本形成,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十一五”期间,全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监察用人单位74383户,受理举报投诉案件30649件,办理各类违法违规案件90130件,结案率保持在97%以上。全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7204件,结案率保持在90%以上。全市城镇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由2006年的94.3%上升到2010年的97.8%。
  1.劳动维权体制机制建设有序推进。全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体系实现全覆盖,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现“实体化”,市、区(市)县和乡镇(街道)协调处理劳动争议的三级网络平台初步形成。
  2.企业工资分配调控指导体系更加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全市最低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基本建立,企业工资指导线和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发布制度进一步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分配调控和指导工作进一步加强。
  3.构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四项创建”工作不断深化,成为全国首个中心城区全部达到“省级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示范城区”标准的城市。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