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提高检验检测水平,强化技术支撑能力。根据全县产业布局和区域特色,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提升水平”的原则,整合现有检验资源,逐步形成以张家川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监督检测所为骨干,各部门、企业以及社会检验资源为补充的检验检测格局。同时,加强质量检验检测机构自身能力建设和内部管理创新,提高检验检测项目科技含量和检测人员素质。充分利用企业及检验检测机构的检测技术资源,通过统一、规范的资质认定和评价认可,增强其社会化检测服务功能,构建基本满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主导产品质量监管需要、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检验检测体系,为质量振兴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五)发挥企业主体创新能力,努力实现质量振兴。企业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以质取胜”思想,切实落实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坚持全面、全员、全过程质量管理,保证提供的产品、交付的工程和提供的服务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质量要求。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企业的产品质量状况、质量保障能力、产品研发能力、标准化及计量管理能力、顾客满意度、失信惩戒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构建企业质量信用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全面提升企业的信用度。充分发挥企业在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和生产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探索互相参股、合同约定、项目委托、利润分成等多样性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加强对重点新产品开发的技术攻关。到2015年,全县完成6个以上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并形成规模生产能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集群;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的主导产品、重点产品、优势产品实现升级、提档,质量水平整体提升,经济效益普遍提高。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成立了张家川县推进质量振兴领导小组,负责全县质量振兴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指导以及检查考核工作。各乡镇要制定本乡镇贯彻实施推进质量振兴的具体意见,大力实施质量兴乡(镇)活动,完善质量工作绩效评价考核办法,把质量振兴的各项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职能部门要加强对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督促检查乡村食品加工小作坊、餐饮摊点、生产经营户的质量、卫生状况,及时发现产品质量、食品安全事故隐患,调查处理违法违规事件。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既要抓好各自职责范围内的质量振兴工作,又要密切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县推进质量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督促各乡镇健全完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负责本辖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