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集群,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20%。
二、明确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一)发展壮大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大力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光机电一体化信息设备、集成电路设计、封装测试、高端通用芯片等,支持面向互联网、物联网、通信、电力、交通、文化和教育等领域的应用软件开发和芯片设计,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加快建设肇庆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风华高科电子信息产业园、华南智慧城、中巴软件园、端州光电产业基地等,依托现有条件,研究推进建设电子商务园区,使我市成为国家新型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和全球电子元器件制造供应地。
(二)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大力发展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重点发展新型化工药品原药、制剂以及动物药品、生物制品,
积极发展生物农业和生物工程食品技术;重点突破生物催化技术、微生物发酵新技术、新型疫苗和基因工程药物生产技术;推进生物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
(三)努力做强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电子功能材料、金属浆料、稀土功能材料、磁性材料,发展高纯稀有金属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特种用纸、汽车专用粉末涂料、香精香料以及超细粉体和纳米材料、太阳能光伏材料及其应用技术、储能材料、新金属合金和金属基复合材料、高性能陶瓷基复合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及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努力打造华南地区新材料成果转化和生产基地。
(四)提升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积极发展精密制造装备及关键技术,发展平板显示、光伏电池检测和生产设备、新型电子专用设备、高速瓦愣纸板成套包装设备、食品及包装成套设备等专业设备的研制和产业化开发。扶持真空成套设备、数控设备、系列气动元件和控制总成的创新研发。
(五)扶持发展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和以高新技术改造汽车零部件产业。重点突破汽车零部件、汽车电池、汽车电子、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动力平台测试等关键技术,重点发展镍氢动力电池、锂离子及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引导发展超级电容、新一代铅酸电池、大功率永磁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发展电力电子模块、高可靠控制器、传感器、智能仪表等配套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