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十二五”城乡居民增收规划的通知

  2.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促进居民收入内生增长。把促进就业和创业作为增加居民收入的最根本举措。一是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就业和创业培训能力。加快建设兰州农村劳动力培训中心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有效提升培训设施支撑水平。适应培训需求,实施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西部农民创业促进工程”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提高培训质量。探索培训、鉴定、职介、就业“四位一体”的培训模式,提高就业能力。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广“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建立以职业培训学校为主体、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为补充、乡镇培训点为基础的培训网络。通过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在较短的时期内提升就业能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三是进一步完善就业援助和就业管理,引导各类人员转变就业观念,鼓励灵活就业和兼职就业。四是坚持创业富民,加强创业基地建设。全省每个县市区至少建立1个创业孵化园区,提升创业孵化能力。加强小额贷款扶持,落实工商、税务、土地等各方面的支持政策,帮助有创业愿望的城乡居民实现创业,使众多的低收入者和整个社会受益。

  3.健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保障水平。以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为目标,把解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作为改善民生、增加收入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加财政投入,努力完善城乡居民救助制度和临时救助制度。支持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落实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着力扩大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统筹城乡社保,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和管理体系,重点做好农民工、私营企业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工作。未来5年,确保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达到全覆盖,较大幅度提升保障水平,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基金规模。

  4.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拓宽居民增收渠道。充分利用我省劳动力富余的特点,有效组织劳务输转。各级政府要把劳务输转列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有组织、有重点地推进劳务输出。培育劳务品牌,推介一批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劳务品牌,力争每个市州在现有基础上新增2个劳务品牌。巩固沿海地区劳务基地,拓展中西部劳务基地建设。拓宽国外劳务输出渠道,积极鼓励向境外转移就业。加快建设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完善基层劳务工作网络,建立劳务资源信息共享机制,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及时、高效、便捷的服务。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建设,监督检查劳动合同签订和履行情况。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