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存量与优化增量相结合。在优化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基础设施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规划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质量、高科技的物流基础设施,以增量优化促进存量整合,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统筹协调与突出重点相结合。一方面加强区域之间、产业之间和项目之间的统筹协调与衔接,优化物流业发展区域布局,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另一方面加快发展一批具有带动示范作用的重点物流园区、重点物流项目和龙头物流企业,推进整个产业的集约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与自主发展相结合。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和先进管理理念,鼓励省内骨干物流企业集聚发展,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合作,促进本土物流企业自主发展,建立优势互补和协作共赢的物流服务体系。
改造提升与服务创新相结合。积极引导物流企业改变传统经营观念与运作方式,推动传统物流的改造升级,加强第三方物流发展。鼓励物流企业加强自身服务网络建设,强化供应链一体化服务,推动物流企业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创新,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二)发展目标。基本建成基础设施完备、资源整合有效、空间布局合理、行业发展集聚、产业联动顺畅、运作技术先进、创新能力突出,符合“四化两型”建设要求,立足湖南、面向全国、联通国际的现代物流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和物流金融服务,努力实现物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物流服务能力逐步增强,物流运作效率显着提高,物流社会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到2015年末,全省社会物流总额实现55000亿元,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900亿元,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下降1.5%-2%。建成物流收入过50亿元物流园区2-3个,国家A级物流企业150家以上,其中年物流收入过20亿元的物流企业2-3家,过10亿元15家,过亿元的100家以上。
四、主要任务
(一)优化物流发展总体布局。围绕“四化两型”战略要求,结合省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特色,在有效整合资源、强化集约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长株潭核心物流区以及环洞庭湖、大湘西和泛湘南等“一核三区”四大物流区域。在推进重点物流区域发展和省级重点物流园区建设的同时,结合各地物流业发展实际,强化物流业发展与城市规划、产业结构、节能降耗、交通管理、居民生活等方面的有机衔接,合理布局区域性物流基地和配送节点,形成层次清晰、衔接合理、运作高效的现代物流网络,促进我省现代物流业布局与区域产业发展、城乡居民生活需求相适应。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推进集聚发展,防止同构竞争,实现科学发展。
(二)创新物流业发展模式。运用现代物流理念、方法和技术,积极推广采购、生产、销售和物品回收的物流一体化运作方式;鼓励物流业实施流程再造,提高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鼓励现有运输、仓储、货代、联运、快递等企业进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推进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进一步提高物流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积极发展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等现代运输方式,建立高效、安全、低成本的运输系统;大力倡导绿色物流理念,鼓励和支持物流业节能减排;鼓励物流企业服务创新,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物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