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以建设八大基地为重点,努力提升产业竞争力。
(1)建设八大基地。全力推进世界级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建设,全力推动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全力推动粤港澳地区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建设,全力推进粤港澳地区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全力推进广东省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建设,全力推进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全力推进广东省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全力推进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基地建设。(大亚湾开发区管委会,市发改局、经信局、科技局、旅游局、农业局等牵头)
(2)提升产业竞争力。全面建设质量强市,着力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市经信局牵头,市科技局、质监局、发改局等配合)
3.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努力建设创新惠州。
(1)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和作用,推进现代产业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的攻关和转化。(市科技局牵头,市发改局、经信局等配合)
(2)完善创新发展环境。建立健全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实施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市科技局牵头,市财政局、质监局等配合)
(3)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市科技局、财政局及各县、区政府等配合)
4.以扩大内需和转变外经贸发展方式为重点,积极调整优化需求结构。
(1)切实促进居民消费。大力拉动农村消费,推动城市消费升级,改善优化消费环境。(市经信局牵头,市发改局、财政局、农业局、旅游局、工商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配合)
(2)积极开拓内销市场。(市经信局牵头,市财政局、外经贸局等配合)
(3)有效扩大投资需求。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大力激活民间投资,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市发改局、经信局、外经贸局牵头,市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交通运输局、金融工作局等配合)
(4)转变外经贸发展方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加快"走出去"步伐。(市外经贸局牵头,市经信局、科技局、外事侨务局等配合)
5.以提高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为重点,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
(1)构建开放快捷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提升客运枢纽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交通信息服务水平。(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发改局、财政局、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国土资源局、水务局、公路局、港务局、航铁办及各县、区政府等配合)
(2)构建清洁安全的能源保障体系。加快电网建设和改造,加快油气基础设施建设。(市发改局牵头,市经信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交通运输局、公用事业局、惠州供电局、城市燃气发展公司及相关县、区政府等配合)
(3)构建安全和谐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提高城乡水利防灾减灾能力,确保城乡供水安全,提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能力。(市水务局牵头,市发改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及有关县、区政府等配合)
(4)构建便捷共享的信息网络体系。推进"三网融合"建设,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完善电子政务畅通工程,推进物联网建设。(市经信局牵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惠州广电传媒集团、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惠州分公司、中国电信惠州分公司、中国移动惠州分公司、中国联通惠州分公司等配合)
6.以提升城镇化水平为重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