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优势互补。建立农产品产销对接机制,引导企业跨省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基地。加强畜牧业生产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畜禽产品经贸合作机制,建立跨省畜产品与商品种苗生产供应基地。加强农产品加工业交流合作,共同开发推广农产品精深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强农产品流通贸易合作,确保农产品“绿色通道”安全畅通。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建立面向国际市场和港澳台的农产品贸易便利通道,逐步搭建完善的农产品运销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互信、互认机制,互相通报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实现信息共享。
4、开拓国内国际市场,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与合作方协商制订促进贸易、投资、市场流通等进一步便利化的政策措施,消除商品流通及市场准入等方面的障碍。支持企业相互开拓市场,实施“湘品出湘”工程,合作开展贸易投资活动。建立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合作机制,在应对贸易摩擦、打破技术壁垒等方面加强交流和共享信息,就共同关注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引导企业强强合作、强优合作,共同建立面向国际市场的商贸物流基地和贸易加工基地,联合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企业通过跨省兼并、重组、参股、租赁、托管、品牌扩张等多种方式开展合作,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重组与扩张,提高存量资产的运营质量和效益。
5、开发旅游资源,建立协作配套的旅游服务体系。积极与合作方推进无障碍旅游区建设,加强省际旅游项目投资领域合作,组织旅游项目及旅游资源考察,开展旅游咨询服务。结合合作各方优势旅游资源,共同开发“一程多站”、优势互补的旅游线路,推动客源共享和市场互动,实施跨省“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加强旅游市场管理的合作,共同协调和管理跨省旅游市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加快跨省旅游服务诚信体系建设,联合建立健全企业信用警示、惩戒机制。建立旅游信息预测预报及重大事件通报制度,健全省际旅游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互动机制和旅游投诉协调处理机制。
6、发展物流与会展业,提升区域物流会展竞争力。加强与合作方机场、港口物流方面的互惠合作,互为进出港航班、船舶及货物提供优先、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探索合作开发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现有设施装备标准化进程和技术进步,实现物流信息共享。加强会展业合作,充分利用广交会、中博会、珠洽会、西洽会、东盟博览会、湘商大会等展会平台,促进跨省会展业资源流通、运作规范、信息共享、错位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