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专业应急平台。重点建设省、市、县三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充分利用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安全生产应急信息资源,形成完整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突发环境事件、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道路运输保障、道路交通管理等应急信息与指挥系统;完善信访、物价、能源、粮食等业务信息系统的应急处置功能;加快建设银行、保险、证券等重要金融业务系统及数据库的容灾备份系统;完善人防系统的防灾功能,建设省平战结合人防工程;加强省政府及重点城市反恐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加强省武警部队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建设省级核事故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水上应急搜救指挥系统;建立全省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国道、主要省道监控网络,完善公路通畅信息快速发布系统。
重点建设项目:
9、省、市、县三级政府应急平台建设。利用政府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省、市、县三级政府应急平台,配置移动指挥系统,形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统一高效、互为支撑的应急平台体系。
10、省专业应急平台建设。统一规划和标准,利用政府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完善省经信委、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卫生厅、省环保厅、省工商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旅游局、省国防科工局、省安监局、省煤监局、省人防办、省监狱管理局、省公安消防总队、省武警总队、省交警总队、省劳教局(戒毒管理局)、省气象局、省地震局、省通信管理局、省邮政管理局、省政府口岸办、省电力公司、省机场管理集团等有关部门(单位)的专业应急指挥平台。
(六)宣传培训体系建设
1、领导干部培训。依托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建立应急管理培训基地;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培训制度,开办各种专题的研讨班和培训班,提高领导干部应急处置和指挥决策能力,建设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
2、专业培训和公务员轮训。积极开展县级以上政府应急管理机构工作人员专业培训,“十二五”期间完成全省公务员轮训任务,通过培训班、能力测试等手段大力普及公务员应急管理常识。
3、专业培训演练基地建设。按照分级分类培训原则,各级政府依托相关单位,加强培训与演练基地及设备设施建设,开展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防治、公安消防、森林防火、矿山救护、医疗救治、水上搜救、反恐指挥、道路交通救援、危险化学品救援、特种设备事故救援、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防空防灾综合演练等专业培训演练;多发、易发灾害的县市区要强化综合性培训演练和科普宣教场所建设,利用现有科技场馆和企事业单位培训资源,建立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广泛开展职工应急教育培训、出境人员应急教育培训、基层应急科普宣教和应急演练活动。
4、应急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编发大、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增加在校学生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建立各级应急机构与新闻媒体联系机制,加强广播、电视、网站、手机等媒体媒介对应急知识的宣教普及;利用传媒、学校等阵地以及集中宣传等手段推进公众应急知识普及工作,确保应急知识的宣教覆盖率达90%以上。
重点建设项目:
11、省应急管理培训基地建设。以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为依托,建设省公务员应急管理培训基地。
12、省应急技能培训与救援演练基地建设。依托省消防培训基地,建立省级综合应急救援培训与演练中心;依托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建立省安全生产救援培训演练基地;依托省疾控中心、省劳卫所、省人民医院,建立传染病控制、化学中毒与核辐射救治、医疗救援培训基地;依托省特种设备检测中心,建立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演练及安全技术研发中心;依托武警直升机大队,建立空中搜救培训演练基地。
(七)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