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我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通知


  2、发展目标

  (1)科技投入大幅度提高。“十二五”末,全市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大于1.5%,市本级科技经费支出占当年本级政府一般预算支出科目下决算支出的比例达到1.45%以上;企业R&D经费支出占全社会R&D经费支出比重达到50%以上,技术创新能力达到全国省会城市中等水平。

  (2)高新技术产业持续较快发展。“十二五”末,海口市通过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5家,培育市级及以上创新型企业达到3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竞争力明显提升。

  (3)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十二五”末,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中拥有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比重达到20%以上;市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达到60家以上,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工业企业中80%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培育市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达45家以上;培育10家以上企业成为国家级、省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15件。

  (4)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快建设科学技术设施公共服务平台、科技信息和科技创新咨询公共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建立健全政产学研用科技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一批政产学研联盟的重点企业成为行业骨干或龙头。

  (5)新型工业发展平台更加完善。进一步完善综合保税区和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统筹规划园区建设,科学确定园区功能定位,提升园区企业关联度,推进工业集约发展,使园区成为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地。到2015年,实现园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园区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比重超过65%。

  (6)现代服务业科技水平明显增强。科技推动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等产业的发展;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进一步提高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在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应用水平,全面提升服务业的技术含量和竞争能力;培育、建设现代服务创新平台。

  三、重点任务

  “十二五”期间,海口市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是:实施八大科技工程,建设四大科技平台,初步构建具有海口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一)八大科技工程

  1、创新型产业升级工程

  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创新型产业升级工程。

  (1)加快现代农业创新发展

  发挥我市交通和市场优势,发展都市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新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推动星火产业带、农业科技集成示范园区、特色农产品品牌生产基地、全省农副产品批发交易中心和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新建一批热带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以云龙农产品加工产业示范园项目为重点,启动海口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推进农产品加工集约化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农业龙头加工企业,打造一批具有热带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到2015年,全市农产品初加工和深加工比例分别达到60%和20%。构建电子农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基本实现农业电子信息进村入户。强化创新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和科技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民科技应用水平。

  (2)以科技提升现代服务业

  从我市实际条件和长远发展出发,以科技带动现代物流、商务会展、创意设计、动漫游戏、餐饮购物、体育休闲、金融保险、康体疗养、旅游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全面提高,大力发展现代服务型经济,加快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有效对接国际旅游岛建设。积极推进“物联网”等新的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提高旅游、公交等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建设综合性旅游门户网站,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完善行政审批电子政务平台,推进党政机关信息化建设。到2015年,实现网络办公全覆盖,基本完成政务信息资源数字化、内部办公过程无纸化。搭建企业综合服务和公共科技信息平台,提高信息服务应用水平。积极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培养信息人才,提高全社会掌握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3)增强支柱产业创新能力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和竞争力。围绕汽车、机电、高分子材料与化纤制造、食品饮料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支柱产业,加大研发投入,确定主攻方向,在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等成套装备的集成制造技术、汽车自动变速箱、电子控制及相关整车集成制造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显著提升海口机电制造业、汽车产业、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技术优势。到2015年,努力在优势特色产业领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

  (4)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大力培育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生物与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重点抓好一批自主创新重大项目建设,培育一批极具增长潜力的新兴产业集群,使我市在某些关键技术、核心领域、战略产业上具有领先优势。到2015年,培育一批产值超百亿的新兴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