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施“水运强市”工程的通知
(湖政办发[2004]35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为全面推进我市交通跨越式发展,根据省交通厅《关于实施水运强省工程的意见》(浙交[2003]304号)的精神,按照力争用10-15年左右的时间,实现“水运强市”目标的要求,现就我市实施“水运强市”工程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一)总体要求
到2010年,全市水运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到2015年,全市水运行业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20年,建成水运强市,实现通达长三角周边大中城市的干线航道和重要支线航道高等级化、网络化;运输船舶系列化、标准化;内河集装箱运输专业化;港航企业规模化、集约化;港航管理智能化、信息化。
主要指标为:到2020年,内河四级以上航道里程超过350公里,货运量达到1.38亿吨,货物周转量达到218亿吨公里,货物吞吐量达到1.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0万标准箱,运输船舶总运力达到8000艘、160万净载重吨。
(二)本届政府任期内(2003-2007年)奋斗目标
到2007年全市水路运输业基本适应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主要指标:新增高等级航道80公里,新增运力20万吨,集装箱运力达到800标准箱,标准化船舶运力达到60万吨。具体目标任务是:
1.内河航道建设。2004年建成杭湖锡线湖州段五级航道495公里,完成长湖申线畅通先期工程;2005年建成妙湖线五级航道7.5公里;2006年建成湖嘉申线(湖申复线)湖州段三级航道43.5公里,武新线五级航道16公里、六级航道8.9公里。2005年长湖申线湖州段77.0公里续建工程开工2008年建成。确保到2007年,全市五级以上航道占总里程的比例达到37.5%以上,基本形成主干线航道的高等级和网络化。同时,分阶段对东苕溪、梅湖线延伸至递铺段、泗湖线、瓜山至潘店线等支线或矿区航道进行改造,以不断实现干支线直达(见附表)。
2.内河船舶运力。2004年底,争取淘汰40%的在册(2003年底数,下同)营运挂桨机船舶;到2005年底,争取淘汰35%在册营运挂桨机船舶,并禁止挂桨机船舶进入湖州航区主干线航道;到2006年底,淘汰本航区所有在册挂桨机船舶,全面禁止挂桨机船舶进入湖州航区。到2007年,标准化船舶运力达到60万载重吨,运输船舶总运力达到100万载重吨,船舶结构优化升级,船舶技术水平普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