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全民法治意识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先导性、基础性工作,开展全民普法教育是提高全民法律意识的重要手段。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四五”普法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围绕“两个提高”和“二个转变”要求,结合全市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全民普法宣传教育,健全普法机构,完善普法网络,落实普法经费。
(二)突出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
要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尤其是行政执法人员的学法用法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其自身法律素质,推进依法行政、促进公正文明执法;要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和个私业主的法制教育,增强其公平竞争、诚实守信和依法经营的理念;要加强对青少年尤其是在校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要同时抓好外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要切实抓好“法轮功”练习者的法制教育培训工作,为其迷途知返创造有利条件。
(三)创新法制宣传教育方法和途径
要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社会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要创建开通“湖州普法网”,并以此为平台,进一步整合法制宣传资源,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要通过干部法治征文、法制演讲、法制讲座、普法培训、“12·4”法制宣传日、利用沈家本故乡文化资源开展法学理论研讨等活动,不断丰富全民普法的有效载体,增强学法用法的实效性,为湖州经济和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四)积极开展“法律进农户”和“法律进社区”活动,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要加强对村 (居)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社区集中开展“六个一”创建活动,在农村广泛开展“送法下乡”、“带法回家”等活动,逐步在全市培育一批民主法治村,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主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保障“四民主”“两公开”的全面实现。
三、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为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而努力
法律服务业要以十六大报告指出的“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为目标,主动为全市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为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而努力。
(一)拓展法律服务领域,促进法律服务业健康、有序、稳步发展
全市律师、公证人员、法律服务工作者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谋发展、创品牌、树形象”的要求,主动贴近社会群众生活,努力拓展法律服务领域,提高法律服务质量。要以诚信教育为主题,深入开展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教育评查活动,端正执业态度,强化职业道德,规范执业行为;要进一步深化律师、公证体制改革,积极开展公职律师和公司律师试点,推动律师事务所走规模化、专业化之路,加快律师、公证事业的发展步伐;法律服务人员要加强自身学习,抓住机遇,尽快适应入世新形势要求,积极参与和开展涉外法律服务,提高服务水平;要严明行业纪律,防止不正当竞争,促进法律服务业健康、有序、稳步发展。
(二)加强对法律服务业的指导、监督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