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严格预算执行,确保收支平衡。各级、各部门要通过增收节支,确保实现财政收支平衡。要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无预算不得支出”的原则,切实加强预算管理,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各部门必须按照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严格执行,不得擅自扩大范围、自定项目和标准。今年除保吃饭、保应急、保社会稳定以及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支出外,各级财政不再追加新的支出项目。对预算已经安排的支出项目,要切实加强支出管理。
五、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需要。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重点放在教育、科技、农业、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支出领域。要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区别轻重缓急,搞好资金调度,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要切实保证教师工资发放,推进城镇社保体系和城乡低保制度建设,切实做好以大病统筹为核心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城乡孤寡老人集中供养、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设、低保家庭子女入学等帮困工作,以及加强农村环保建设等。
六、压缩一般性支出,杜绝损失浪费。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两个务必”要求,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勤俭办一切事业。无论是重点支出,还是一般性支出,都要精打细算,讲究效益,力求节约。坚决制止各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严禁铺张浪费、奢侈挥霍。严格控制其他一般性支出,适当调整一般性公用经费支出。严格控制新建(购买)、改扩建和装修办公楼;严格会议审批制度, 严格控制各类培训,能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提倡开小会、开短会,大力压缩会议经费;严格公务接待制度,切实加强接待经费管理;严格控制因公出国(境)团组规模和次数,健全因公出国(境)报告制度,加强对党政机关因公出国(境)用汇管理和经费管理。严格小汽车编制和控购管理,各单位不得超标准购买小车。
七、积极推进各项财税改革,促进增收节支。大力推进“金财工程”、“金税工程”建设,加快财政、国税、地税、金库、社保等部门的计算机联网,实现信息实时共享。继续实施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或实行收支脱钩的管理办法,完善部门预算制度,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巩固、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逐步扩大资金集中支付范围。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试点,完善财政性专项资金网上直接支付办法,加强对财政性资金使用的追踪问效,探索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大力推进政府采购,节约财政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实现“三个确保”。增强财政风险意识,强化政府债务管理。
八、加大监督力度,维护财经纪律。大力整顿财经秩序,坚决打击会计作假、偷漏税等违法违规行为,保证财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各级、各部门要增强依法理财意识,加强自身建设。各级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要通力协作,加强对各类财政性专项资金、重点资金和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各种违反财经纪律、挥霍浪费财政资金的行为,确保专项资金的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