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完善农村社会保障。进一步深化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全面贯彻实施市政府创业促就业“845”工程,进一步完善自主创业优惠政策,积极促进农民稳定就业、持续增收;加强政策扶持引导,大力发展现代家庭工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鼓励以创业促就业;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对农村就业困难人员的再就业援助力度;建立健全“六位一体”的长效援助机制,帮助农村低保家庭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力实现自主创业和就地就近稳定就业;建立健全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的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稳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体系。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要求,逐步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规范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和补助标准;加强社会保险费征缴、稽核工作,完善社会保险“五费合征”机制,以重点险种、重点行业、重点人群的参保扩面工作为突破,不断扩大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的覆盖面。加快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健全统筹城乡的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将农村低保家庭和低收入家庭逐步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完善救灾工作网络,提高农村防灾减灾能力;继续做好农村综合福利中心建设,完成1300户农村困难群众的危房改造。加快建立农民工维权工作新机制。及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全面开展劳动争议乡镇(街道)、村(社区)以及企业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五级联动”的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大力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落实、巩固、深化“一户一策一干部”制度,强化帮扶实效;大力扶持低收入农户发展特色种养业、来料加工业和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拓宽低收入农户增收门路。累计有40%的低收入农户(低保户除外)家庭人均年纯收入超过4000元。
3、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扎实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市县区全面设立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推进义务教育债务化解,全面完成公办学校债务化解任务;加快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省级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创建达标率力争达到80%以上。扎实推进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提高筹资标准,全市人均达到170元以上,补偿率提高到35%;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和管理,城乡公共卫生项目综合达标率达到85%以上;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全科医生,推进退出乡村医生队伍人员的养老保险工作;积极推行“一站式”服务模式,积极推进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推进农村文体事业发展。全面实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十项工程,不断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以建设“八有”行政村为载体,积极开展“种文化”活动,深入开展“三送”活动,全年送演出到基层1200场、送书12000册、送电影13000场;在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的基础上,农村基础体育设施建设有计划地向自然村延伸;积极开展省体育强乡镇创建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年内创建市级文明村镇100个。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