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巩固“三项成果”,防止出现反弹。一是巩固治理公路“三乱”成果。继续加大从源头上治理公路“三乱”的力度,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切实解决越权上路检查、多头执法、重复收费罚款等问题。二是巩固党政部门报刊治理整顿的成果。规范报刊的发行行为,纠正假停办、假划转、假分离以及党政部门利用职权摊派发行等问题;进一步落实农村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严禁向基层干部和教师摊派征订报刊行为。三是巩固清理整顿着装工作成果。重点解决个别部门遗留的违规着装问题,进一步规范统一着装行为。
(四)搞好“两项集中整治”,确保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集中整治企业违法排污、危害群众健康问题。通过开展专项检查,特别是加强对重点乡镇和重点行业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影响恶劣的企业违法排污行为,切实解决威胁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问题。二是集中整治行政机关及其所属单位乱办班、乱收费、乱发证的问题。对各级行政机关及其所属或管理的事业单位、中介机构、社团组织举办的各类培训办班进行全面清理。
(五)开展“一项评议”,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根据国务院纠风办和省纠风办的统一部署,在全市广电系统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
2005年纠风工作任务重,要求高,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分析形势,研究新情况,探索新路子,采取新措施,圆满完成今年纠风工作各项任务。为此,要务必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纠风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否坚决有效地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关系到党的先进性建设。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深刻认识纠正不正之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尽心竭力,常抓不懈,不断提高新形势下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取得纠风工作的新成效,以实际成果取信于民。
二是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落实纠风工作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各牵头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制定切合实际的工作方案,提出具体措施,认真组织实施。各参与部门要充分履行职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确保纠风工作整体推进。
三是健全制度,构建纠正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要建立健全和完善纠风工作制度,努力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同时,切实解决制度虚设、违纪违法不究的问题。要按照惩治与预防并重的原则,构建纠正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要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公开”来有效防范和减少不正之风问题的发生。
四是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抓住重点部门、重点行业、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加大监督检查和落实执行的力度。对那些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坚决查处,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以严明的党纪政纪法纪,确保纠风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