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非农就业渠道,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力度,加快远郊农民转移就业。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委牵头)
推进农村土地承包权确权登记,建立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和管理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市农委、市规划国土资源局牵头)
(六)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
建设城市光纤宽带网络,基本实现百兆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全覆盖。构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推进亚太通信枢纽建设。有序推进“三网融合”。提升超级计算中心能级,不断拓宽应用和服务领域,增强功能平台服务能力。(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市通信管理局牵头)
实施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水网、数字城管、数字健康、数字教育、数字气象、数字社区、电子政务等信息化重点应用工程。(市建设交通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市水务局、市卫生局、市教委、市气象局、市民政局、市政府办公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鼓励大企业完善电子商务平台、中小企业应用第三方平台。(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
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牵头)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化。实施“云海计划”。(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牵头)
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推进信息化综合立法和标准制定实施。(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
(七)建设管理一流的现代都市
1.实现城市交通方便快捷
推进浦东国际机场第四跑道等重大工程建设,加快G40(沪陕)、S26(沪常)等高速公路建设,推进沪通铁路、沪乍铁路等铁路通道建设。(市发展改革委、市建设交通委牵头)
推进大芦线二期、杭申线等内河高等级航道以及芦潮港、外高桥、漕泾等内河港区建设,形成内河集疏运系统框架。推进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工程建设。(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港口局牵头)
加强轨道交通运营和组织,重点建设中心城连接郊区新城、大型居住社区、重点开发区的轨道交通项目。到2015年,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600公里以上。(市发展改革委、市建设交通委、市交通港口局牵头)
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优化地面公交线网和枢纽布局,实现地面交通和轨道交通便捷换乘。提升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确保城市交通安全。(市交通港口局、市公安局牵头)
2.强化城市资源供应保障
加强从“源头到龙头”的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确保供水水质达到国家新标准。加大水源地建设和保护力度,实现“两江并举、多源互补”的原水供应体系。(市水务局、市发展改革委牵头)
加快市外电力通道、城市电网、农村电网的建设和改造。加快建设临港、崇明、闵行、青浦、吴泾等地电厂。建设先进煤电示范工程。建设进口液化天然气(LNG)二期工程,扩建五号沟气源备用站。(市发展改革委牵头)
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煤炭占一次能源比重下降到40%左右,力争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12%左右,天然气、成品油、煤炭等主要能源品种的储备能力达到15天左右。(市发展改革委牵头)
3.保持城市面貌文明整洁
把世博期间行之有效的临时性规章、措施转化为常态长效制度,完善城市管理各项标准和规范。完善市、区县、街镇三级城管执法体制,加强对乱设摊、乱倒渣土、户外广告乱设置、乱张贴、违法建筑、非机动车乱停放等顽症的综合治理。(市建设交通委、市绿化市容局、相关区县政府负责)
4.保障城市设施有序运营
围绕保障基础设施正常运转和综合治理市容环境,加大城市维护力度。加强基础设施运营监测,形成日常检查、定期检测、运营评估的维护机制。建立市、区县共担的城市维护项目管理体制。制订不同领域的基础设施维护标准。开放城市维护作业市场。(市建设交通委牵头)
建立基础设施运营维护的财政保障机制,建立与基础设施规模相适应的投入增长机制。加强对基础设施运营维护投入的后评估。(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建设交通委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