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城乡统筹要有新面貌
6、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规模、精品、加工、生态农业,提升农业综合开发和产业化水平,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切实加强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全市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争取新增投资超千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10家、“双五一千”企业8家,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精心培育农业品牌,新增省级农业名牌和著名商标3个。扎实推进六大食品加工区建设,在蔬菜、水产品、畜禽产品、笋竹业加工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争取加工农产品销售额达到110亿元。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实到外资1亿美元以上、实到内资12亿元。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种养殖专业大户“走出去”,建立生产基地,开发异地资源。
7、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六大工程。全面落实《湖州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实施纲要》。进一步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新增高标准村庄环境整治示范村20个,村庄环境整治受益面达到62%以上。大力推进“百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注重培训效果,完成培训10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增长9%以上。完成乡村康庄工程建设,通村率和硬化率均达到100%。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工程,进一步健全农民最低生活保障、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农民工养老保险、孤寡老人集中供养等保障体系。加快实施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程,力争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达到人均50元,覆盖面达到85%以上。加快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基本实现村村通公交。
8、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紧修编新一轮市、县(区)及中心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县区耕地保护责任考核体系,保护好基本农田,确保粮食安全。在配套完善一轮“治太”工程的基础上,启动二轮“治太”工程。分阶段有序推进西苕溪安吉晓墅港、入湖溇港整治,继续实施千库保安工程,努力提高防洪能力。加固扩容对河口水库,完成凤凰水库、南门大闸建设,尽早开工建设老虎潭水库、合溪水库。积极实施农民饮用水工程,完成新建项目3个、续建项目3个,受益人口46万人。
三、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第三产业发展要上新台阶
9、做大做强旅游业。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营造全社会合力发展旅游的氛围,全年旅游收入增长30%,门票收入增长20%以上。充分利用旅游资源普查成果,认真编制新一轮《湖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整合旅游资源,提升品位档次,串联景点网络,推进南浔古镇等一批景区景点建设,进一步打响“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品牌,巩固“太湖、竹乡、古镇、名山”四大特色产品,推出生态和湿地等新的旅游产品。切实加强“深化上海、拓展华东、面向境外”的旅游促销工作,提高湖州旅游业的知名度,努力推进入境游。加快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健康发展“农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