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建设。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全面落实农产品生产档案、用药登记等制度,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农业投入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强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实行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强化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市级质检中心为龙头、县级中心为骨干、镇级监测站为基础,基层速测点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强农产品品牌创建,鼓励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驰名商标和名牌农产品,打造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扩大品牌农产品生产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
(七)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围绕种源农业、生物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信息农业等重点领域,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实施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加快科技成果试验示范基地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推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更新工程建设,切实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快“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和农经综合服务阵地建设,全面推行人员聘用、推广责任、绩效考评、知识更新和多元推广服务等各项制度,健全基层为农服务体系,到2015年乡镇或区域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74%。强化对合作组织带头人、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返乡农民工、大学生村官和村干部的培训,努力培养一批能创业、懂技术、善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
(八)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生态环境优美、功能设施完善、产业支撑强劲、社会事业进步、建设特色明显”的要求,深入推进中心镇创建达标,切实提高城镇化水平。30个集中创建镇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全市农业现代化建设。按照“六个一”的标准要求,积极推进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每年新增5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00个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按照“四有一责”建设目标,突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创新发展机制,完善政策体系,拓宽发展路径,到2015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一般要达到15万元以上,以县(市、区)为单位村平年均增长 10%以上。积极推广睢宁县沙集镇农民依靠网络创业、信息致富的经验,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到2015年建成一批电子商务发展特色村。
(九)大力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抓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实施大型泵站更新改造、病险水闸、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完善灌排体系。扎实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加强农田小型灌排泵站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每年建成一批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农村河道疏浚整治,推广“河长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快高亢山丘区水源工程建设,扩大节水、抗旱设备补贴范围,全面改善山丘区生产条件,基本实现旱涝保收;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增加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统筹推进区域供水,加快城乡供水设施建设,全面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