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十大项目建设的意见

  (二)扎实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认真落实扶持粮食生产各项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种植面积,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大力实施粮食增产行动计划,把依靠科技提高单产作为主攻方向,优化品种结构,推进旱粮改水稻、籼稻改粳稻、直播改机插和高产增效创建的“三改一创建”工作,完善主要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先进适用技术、优质配方肥、高效低残留农药“四主推”制度。加快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推广,重点推进水稻、玉米生产机械化和特色农业机械化,加快农用航空技术应用。大力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比重。实施粮食气象防灾减灾工程,提高气象为农服务水平。
  (三)深入推进高效设施农业“1+5”工程。按照农业提档升级行动计划的要求,加快实施“2020”工程,每年建设20个5000-10000亩设施农业基地,新建扩建20个大中型畜禽水产规模养殖场。着力培育优势产业,形成林果、肉禽、奶业、大蒜和食用菌五大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大力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加快培育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2015年全市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培育1-2家农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快推进高效农业保险发展,到2015年高效农业保险覆盖面达到40%。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断扩大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面积和范围。
  (四)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广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农业废弃物再利用、种养业循环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加强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农村户用沼气、大中型沼气工程和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推广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拓宽秸秆利用途径。积极推广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品牌创建,不断提高“三品”基地占耕地比重。加强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开发多功能、体验型、创意型的项目,促进休闲观光农业快速发展。加快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对开发区域进行生态重建。广泛开展植树造林,加快推进村庄绿化、农田林网和生态防护林建设,大力实施“二次进军荒山”行动计划,用5年时间高标准完成全市10.4万亩荒山绿化任务,实现全市荒山绿化全覆盖。
  (五)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农产品市场体系“三大载体”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深入推进铜山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继续扩面提质,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样板示范区。加快推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科学规划,优化资源配置,集聚要素投入,促进丰县、沛县、新沂、邳州、睢宁、贾汪农业产业园区提档升级。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5年内在全市打造12个占地面积 1000亩以上、入驻加工企业10家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争取年内建成 1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形成市有区域性农产品市场、县(市、区)有骨干农产品市场、乡镇有产地市场、基地有田头市场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业态,推行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场地挂钩、电子商务等营销模式,到2015年全市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售率超过74%。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