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构建有效的疏导化解体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发展创新“枫桥经验”,着力推进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努力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加强乡镇(街道)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不断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结合的矛盾纠纷社会联动调处机制。及时妥善处置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防止因处置失当而激化矛盾。对破坏公共秩序、冲击党政机关、堵塞铁路、公路、破坏交通秩序以及暴力抗警等极端行为,要依法果断处置;对插手群体性事件的敌对分子和借机打砸抢的违法犯罪分子,要依法严惩不贷。重视加强信访工作,认真贯彻《
浙江省信访条例》,依法保护群众正当的信访权利,依法规范信访工作行为和群众上访行为。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下访约访、包案制度和越级上访劝返制度,全面推行信访双向责任追究制度,建立信访督查员制度和信访联合接待机制,妥善解决带有政策性、苗头性、群体性特点的信访问题,有效遏制群众越级访、重复访、集体访增多的趋势。
3、建立健全统筹发展机制,构建协调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按照“五个统筹”的思想,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把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统一起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健全和完善粮食市场化体系建设,确保粮食安全。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努力缩小城乡差别。加大金融监管力度,确保金融安全。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逐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和转移支付制度,各级财政要确保收支平衡。加强知识产权开发与保护,建立健全应对技术壁垒、反倾销和产业损害预警的工作机制,提高规避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坚持加快建设速度、加大协调力度、加强需求管理的有机统一,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以“六个百亿”工程为龙头,积极抓好要素资源配置的规划和建设,努力改善水、电、运等生产要素和油、煤、气等重要物资供给。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严格依法征用程序,提高土地利用率。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四大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十个全国先进制造中心,加快淘汰污染重、能耗大、效益低的落后行业、企业和工艺、设备,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不断加强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各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非法生产经营活动,保护消费者利益。加快“信用湖州”建设,完善企业信用发布查询系统,积极探索建立个人信用征信系统,逐步开放信用服务市场,加强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建设,努力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证的社会信用制度。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引向深入,在全社会形成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围绕“四城联创”,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