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从我市现有基础和潜在优势出发,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着力在通讯电子、生物医药、生物制品、新材料和环保产业等领域培育一批优势企业。(由市计委牵头,市科技局、市经委等有关部门配合组织落实)
九、加快实施企业信息化工程。着力做好以产业信息化、制造过程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电子商务为主要内容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基本实现企业信息化。建立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品牌童装、现代座具、绿色竹木制品等专业信息网站。(由市经委牵头,市科技局、市计委配合组织落实)
十、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创新结合机制,培育产学研示范企业,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制造业研发收入(R&D)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力争达到2%左右,其中高技术产业龙头骨干企业达到5%以上。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组织重大产业技术攻关,扶持建立若干面向区域经济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好一批省级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由市科技局、市经委牵头,市计委配合组织落实)
十一、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技术标准,主动接轨国际制造业的技术标准体系,推进产品的国际认证。积极推行ISO9000、ISO14000和SA8000系列认证。规模以上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率达8%以上,主要出口企业要通过SA8000认证。(由市质量技监局、市环保局牵头,市外经贸局、市经委配合组织落实)
十二、保持制造业出口持续增长。力争到2007年规模以上企业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30%左右。制造业利用外资2003-2007年累计占制造业总投入30%以上,达到25亿美元。(由外经贸局组织落实)
十三、积极探索招商引资工作新机制。以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注重产业链配套,注重发展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注重环境保护和建设生态工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招商引资活动,重视技术资金密集型大项目的引进,重视国内外知名企业尤其是世界500强企业的引进。引导企业建立国际营销网络,进入跨国公司的供应链。(由市外经贸局牵头,市贸粮局、市经委配合组织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