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布局。
  以成都、德阳为核心区域,辐射带动资阳、眉山、自贡、宜宾、泸州等地,形成成都、德阳“两个核心”,成都、德阳、资阳、眉山和宜宾、泸州“两个产业集群”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布局。
  专栏10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布局图(图略)

  核心区:成都依托高新区、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重点发展军用、民用整机及关键部件、航空航天产品和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积极开展空天技术研究,建设国家重要的民用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航空航天制造关键环节基地和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制造基地;依托国内唯一的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和材料的研发及制造。德阳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广汉高铁产业园区,重点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发展高铁技术装备及军用、民用整机部件。
  重点拓展区:资阳、眉山重点发展城市轨道车辆中的地铁、轻轨车辆等产品。自贡重点发展数控机床及关键功能部件。宜宾、泸州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配套液压产品,加快建设国家高性能液压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四)新材料产业布局。
  以成都、自贡、乐山、攀西等为核心区域,辐射带动绵阳、德阳、雅安、泸州、宜宾、内江、达州、遂宁等地,形成成都、自贡、攀西“三个核心”,成都、德阳、绵阳“一个产业带”的新材料产业布局。核心区:成都依托高新区、成眉工业集中发展区等园区,重点发展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新材料、化工新材料,加强新材料技术研发,建设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自贡依托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重点发展金属新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新型炭材料产业链。乐山依托国家级硅材料开发与副产物利用产业化基地,重点发展硅材料及稀土材料产业链。攀西地区依托丰富的钒钛、稀土战略资源,重点发展钒钛、稀土新材料产业,建设国家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基地。
  专栏11 新材料产业布局图(图略)
  重点拓展区:绵阳依托国家绝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发展绝缘材料、高分子材料、磁性材料等产品,建成高分子材料产业基地。德阳重点发展新型金属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精细化工材料、生物医用材料产业链,建成新材料产业化综合基地。雅安重点发展电子材料和锂材料。宜宾重点发展金属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竹纤维、TDI(甲苯二异氰酸酯)等新材料。泸州依托综合化工优势,加快发展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材料及器件等各类化工新材料。内江重点发展钒钛产业,建设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基地。达州依托原有产业基础,重点发展含钒高强度钢材等先进结构材料。遂宁重点发展锂电新材料产业,建设锂电基础材料资源、生产和研发基地。
  (五)生物产业布局。
  以成都为核心区域,辐射带动德阳、雅安、阿坝以及全省其它区域,形成成都“一个核心”,德阳、雅安、阿坝、巴中“四个重点发展区”的生物产业布局。
  专栏12 生物产业布局图(图略)
  核心区:成都依托高新区、双流西南航空港工业园区等,重点发展现代中药、创新药物、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药服务等生物医药产业,加强生物技术研发;依托四川省现代农业与生物技术培育试验中心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与省政府联合共建“中国农业科技西南创新中心”,加快发展资源技术主导型生物农业,建设国家重要的生物产业基地。
  重点拓展区:德阳、阿坝、巴中等重点发展中药种植、现代中药制造和特色原料药产业。雅安依托四川雅安国家农业科技园,重点发展生物农业,打造生物农业产业基地。
  (六)节能环保产业布局。
  专栏13 节能环保产业布局图(图略)
  以成都、德阳、绵阳、自贡为核心区域,辐射带动资阳、宜宾、泸州、内江、遂宁、广安等地,形成成都、德阳、绵阳、自贡“四个核心”,成都、德阳、绵阳“一个产业带”的节能环保产业布局。核心区:成都重点发展高效照明、机动车尾气治理、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建设全国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基地。德阳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和化工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及再制造产业链等。绵阳重点发展节能家电和废物综合利用产业链。自贡重点发展固体、液体废弃物、脱硝成套设备产业链,打造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基地。
  重点拓展区:资阳、遂宁重点发展高效照明产业链,建设西部高效照明产业基地。泸州重点加强共伴生矿资源、工业固体废弃物、建筑废弃物等资源综合利用,建设泸州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宜宾重点发展新型节能建材和高效照明产业链。内江重点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节能玻璃产业链,建设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广安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循环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节能环保产业,建设西南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基地。
  五、重大工程
  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具体任务,创新机制,加强政府引导,发挥企业积极性,组织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和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重大工程。
  1.宽带四川。实施宽带光纤网络推进计划,推进第三代(3G)移动通信网络全面、深度覆盖,开展移动通信长期演进技术(TD-LTE)规模商用示范,实施下一代互联网商用推广计划,建立新型网络体系构架及配套技术试验床,积极参与互联网技术标准制定及推广应用,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全面实施广播电视数字化改造,切实推进“三网融合”,组织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装备、智能终端的研发和产业化。
  2.高性能集成电路。围绕重点整机系统应用需求,突破高端通用和专用芯片核心技术,大力支持移动互联、模数混合、信息安全、数字电视、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等芯片的设计,形成系统方案解决能力。加快先进生产线和特色生产线工艺技术升级和产品扩充,提高先进封装工艺和测试水平。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增强关键设备、仪器和材料开发能力,支持大生产线规模应用。
  3.新型平板显示。开展TFT-LCD 显示面板关键技术和新工艺开发,实施关键配套材料和核心生产设备产业化项目。突破PDP高光效技术、高清晰度技术及超薄技术,完善配套产业链。开展高迁移率 TFT驱动基板技术开发,攻克 OLED 有机成膜、器件封装等关键工艺技术,加强关键材料及设备的国产化配套。开展3D显示、电子纸、激光显示等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4.物联网和云计算。构建物联网基础和共性标准体系,组织高端传感、新型 RFID、无线组网技术、智能信息处理等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链建设。开展典型领域基于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物联网示范应用,培育物联网新兴服务。参与云计算标准体系制订并积极推广,科学规划和统筹部署云计算基础设施,支持建设一批绿色云计算数据中心、公共云计算服务平台,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试点示范。整合各类计算资源,推动各领域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促进 SaaS(软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等服务模式创新。
  5.信息惠民。建立多层次的优质教育资源库和共享服务平台,完善现代远程教育传输网络和服务体系;推进远程医疗,推广医疗信息管理和国民数字健康档案管理系统;推进标准统一、功能兼容的社会保障卡应用;支持开展城市公用事业智能管理、信息服务和智能交通试点。加快研发适应“三网融合”业务要求的数字家庭智能终端和新型消费电子产品,开展数字家庭多业务应用示范。扩大信息服务在城乡、各领域的覆盖和应用。
  (二)新能源重大工程。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