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央部委、省市政府、电信行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对设置西安邮电大学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全校师生全力支持学校更名为大学。
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多年来关注和支持该校的发展,希望该校“早日发展成为国内信息行业突出、特色鲜明的大学”。陕西省委、省政府领导和相关政府部门对该校的建设与发展非常重视,在学科专业建设、招生就业、教学科研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希望该校“进一步凝练办学特色,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努力为国家和陕西经济社会发展、通讯信息产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西安市政府对该校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提供土地和城市配套工程,支持该校建设新校区,全面改善了该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及其在西北五省区分公司、兰州军区以及国内外近百家企事业单位与该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支持产学研相结合、建设高水平大学。建设特色鲜明、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的现代邮电大学,是全校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的夙愿,在校党代会、教代会上被历届代表多次呼吁,已经成为校内外关心该校发展各界人士的共识,成为鼓舞广大师生员工奋发向上、推动学校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
三、西安邮电大学发展规划(2010-2020年)
(一)办学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认真落实陕西省关于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强化质量生命线意识,把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不断提高质量始终贯穿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不断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求真务实,追求卓越,全面推进学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国家和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办学定位。
办学类型定位:教学研究型。
发展目标定位: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信息科学技术特色鲜明、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的现代邮电大学。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力拓展留学生及国际合作教育,积极发展继续教育。
学科结构定位:以工学、管理学、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工、管、理、经、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陕西,面向行业,服务西北,辐射全国。
人才培养定位:适应行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三)发展目标。
1办学规模。
在校生规模达到并稳定在18万人左右,其中研究生3000人左右。
2学科与专业。
形成以工学、管理学、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工、管、理、经、文、法、艺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4个专业入围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并完成培养试点工作,新增本科专业10个、省级重点学科10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10个左右,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3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总量稳步增长,生师比控制在16∶1,教师队伍中硕士以上学位人员比例、博士学位人员比例、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分别达到90%、35%、50%。引进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者等高层次创新型领军人物5-10名;引进和培养20名学科带头人、50名学术带头人、省级以上教学名师10-20名;培育和扶持国家级、省级创新团队3-6个,校级创新团队10-20个,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6-10个,校级教学团队15-30个;选拔培养300名45岁以下中青年骨干教师。
4 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
在教学水平方面,新增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以上卓越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0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门国家精品课程,获得2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有2部教材获国家级优秀教材奖。在科研水平方面,建成校级科技创新团队10个,入选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2个;新增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科基地等7个左右,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方面有所突破;争取科研项目的层次和数量有较大突破,年均科研经费保持在1亿元左右;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2项以上,省部级科技奖励40项以上;力争在培养国内有影响人才、取得有重大科学研究成果、促进重大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并对经济社会产生较大影响方面取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