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商请设置西安邮电大学的函


  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定位目标,我省通过科技资源改革试点,以加快信息化进程、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动力,充分发挥信息科学技术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以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省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加大“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化应用,信息安全保障”等建设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突破信息通讯、集成电路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产业化水平。

  随着东部地区生产成本上升,电子信息制造业向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已不可逆转,在无线通信、光通信、电信增值、移动终端等业务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我省拥有地缘、交通、产业、政策等众多优势,吸引了一大批科技企业落户生根,形成了以西安、咸阳、宝鸡三个城市为聚集地的电子信息产业带,成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重要基地。目前在陕的IT企业近4000家,从业人员约15万人,已形成以中兴、华为、美光、英飞凌等企业为龙头,海天天线、彩虹资讯、威世、科耐特等一大批中小科技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产业规模日益壮大,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成为我省发展最快的八支柱产业之一。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其科技创新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三位,承接高端产业转移、构建大产业体系、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在西部强省建设过程中作用突出。区内云集IT企业3000多家,涵盖传输设备、交换设备、移动设备、通信芯片、移动互联网应用等众多领域,迫切需要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持。该院毗邻高新区,与高新区及区内多家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实习培训等方面交流频繁、互惠共赢。

  该院地处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地带,积极支持我省信息产业发展,在信息化建设及其与工业化融合方面,作用重要、优势突出。

  (三)设置西安邮电大学是完善我国高等教育布局、优化陕西高等教育结构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部署了6所邮电学院,华北、华东、中南、西南、东北、西北各一所,这6所学校以繁荣和支持“人民邮电”为宗旨,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邮电通信高级专业人才,为国家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经过高等教育的几次合并重组,我国现存邮电高校4所,均以信息科学技术学科为特色和优势,分别是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和西安邮电学院。工业与信息化部2009年公布的数据显示,电子信息产业在西北开始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信息制造业向西北转移、信息产业在西北发展迅速、亟须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持的情况考虑,从均衡我国东西部高校布局、缩小东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差距、支持西北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发展等因素考虑,需要设置西安邮电大学。西安邮电学院长期以来立足陕西,面向行业,形成了鲜明的“邮电”学科专业特色和IT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特色,不仅与在陕部属高校面向全国培养研究型人才有着区别,也有别于其他省属高校主要面向建筑、采矿、军工、石油、机械等行业的服务定位,更是对全省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构成了重要的支撑,与在陕的其他院校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四)设置西安邮电大学是该校内涵不断拓展、实力不断增强、对外交流不断扩大的需要。

  该院由原邮电部划转我省后,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内涵建设,整体办学实力不断增强。现有41个本科专业,分属19个一级学科,形成了以工为主,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和优势,工、管、理、经、文、法、艺等7个学科门类相协调的办学新格局。现在“学院”的校名已经不能准确反映学校的办学内涵和加快发展的实际。随着办学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增多,先后与美、英、德、法、加拿大、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的30余所大学、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其中17所签署了“1+2+1”、“2+2”、“4+1+2”等合作培养协议。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承担亚太电信组织(APT)和东盟(ASEAN)培训任务的高校,每年为亚太和东盟国家培养一批电信领域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申报的亚洲银行专项资金项目“东盟国家农村信息化的技术选择、政策推进和实现模式”被列入温家宝总理承诺的“三年内为东盟各国培训8000名各领域人才”计划之中。

  (五)设置西安邮电大学是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加强军队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需要。

  在信息时代,军事对抗双方人员的信息化素质,已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国防生作为军队的后备军官群体,肩负着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任务和使命,他们不仅是未来信息化战争的直接参与者,更是应对未来信息化战争的组织者。因此,加强军队信息化人才培养至关重要。该院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兰州军区加强合作,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要求,设置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基地,设立国防生教育学院,合作研究国防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目标、方案、体制和方法,探索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需要的信息化军事人才培养模式。借助自身信息科学技术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将信息技术与军事理论紧密结合,不断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训练水平,积极创造良好信息化人才培养的信息环境和氛围,为兰州军区培养和培训了一大批信息专业基础知识扎实,适应性强,具备信息战知识的军官。加强与军工研究所的合作,在侦查类装备天线、测距测向类天线、信息对抗、信息安全等领域承担多项研发课题。国防生招生规模逐年增大,在校国防生人数近500人,已成为西北规模最大的开展国防生教育的地方院校,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军队信息化人才作出了突出贡献。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